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分析云野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酚类物质的含量,并探究其不同存在形式酚类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为热带亚热带植物肉桂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福林酚法及硼氢化钠—四氯对苯醌法分析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的酚类物质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体外以游离脂肪酸诱导剂(油酸钠∶棕榈酸=2∶1)诱导HepG2细胞为模型,分析不同浓度的肉桂游离酚/结合酚提取物对NAFLD细胞模型脂滴形成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体内以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NAFLD小鼠为模型,探究体外筛选的强活性酚类提取物对小鼠血脂及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肉桂多酚主要以游离酚(55.99±0.45 mg GAE/g)的形式存在,含有一定比例的结合酚(3.21±0.12 mg GAE/g),其中黄酮类物质(46.49±4.75 mg CE/g)是肉桂的主要酚类物质之一。云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可有效降低NAFLD细胞模型胞内TG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经中和高剂量的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内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分别降低17.07%和26.83%,而结合酚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内TG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游离酚提取物干预后,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降低42.21%和22.2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结果表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主要由原花青素C1、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A2、原花青素B3和原花青素B1等物质组成。【结论】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对NAFLD可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原花青素类物质可能是发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2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EM-9在作物根际的定植规律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自然转化法对SEM-9菌株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在作物根际土壤、根表面及根系内组织的定植情况;并以土传病害土壤为试验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初步分析SEM-9菌株处理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菌株SEM-9-pGFP2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SEM-9-pGFP22重组菌株可以在根际土壤和根表面定植,但是无法在根内组织或细胞内定植。SEM-9菌液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提高了根际土壤真菌微生物的多样性。【结论】成功建立了SEM-9菌株的GFP标记方法,明确了该菌株的根际定植规律及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开发替代型微生物肥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3.
桑叶降糖颗粒剂降血糖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降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为阳性对照,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治疗试验,研究了两种桑叶降糖颗粒剂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颗粒剂能有效地缓解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的高血糖症状,降糖率达70%以上,与纯桑叶膏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效果优于格列本脲,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24.
225.
226.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桑叶水提物(MLWE)对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脂质代谢、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经过驯化后的鳜(42.35±0.07) g 5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在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和0.5%的MLWE,实验周期为7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0.5%的MLWE不影响鳜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P>0.05); 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的MLWE能够显著降低鳜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P<0.05),添加0.2%的MLWE能够显著降低鳜血清中T-CHO、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P<0.05),添加0.5%的MLWE能够显著降低鳜血清中LDL-C和HDL-C的含量(P<0.05); 3)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MLWE能够显著提高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227.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 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MLE1组)、5(MLE5组)和10 g/kg(MLE10组)的MLE。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试验期7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料中MLE添加水平提高,鳜鱼的成活率逐渐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脏体指数随着MLE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MLE添加水平为10 g/kg时脏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MLE1组鳜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MLE5组鳜鱼血清ALT...  相似文献   
228.
对家蚕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不同提取与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0.05 mol/L盐酸水溶液提取得率较80%乙醇溶液、25%乙醇盐酸溶液提取得率高;提取液pH对衍生化反应影响较大,适宜检测的pH范围为pH>1.6;荧光检测器较紫外检测器对DNJ的响应强,且检测灵敏度高,检测DNJ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乙腈:0.1%醋酸配比=40:60 (V/V),激发波长254 nm,发射波长322 nm,流速1.0 mL/min,温度25℃,进样量10 μL.DNJ浓度在2.5~6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1652%,RSD值为2.7116%(n=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