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77篇
综合类   1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31.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红英  曹金留  常志州  曹云 《土壤》2013,45(3):412-418
在江苏太湖稻麦轮作区,开展了连续2年不同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及沼液基追比的等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NPK)及沼液化肥配施处理水稻、小麦生物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无肥对照,各处理以75%沼液替代比例分3次施入(N75%)处理的水稻生物量和产量为最高,其生物量及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2.7%和7.5%;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以50%沼液替代比例(N50%)处理最高,其生物量和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5.9%和7.8%.沼液化肥配施对稻麦的增产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水稻与小麦总穗数及穗粒数上;各处理水稻、小麦的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分别以75%(N75%)和50%(N50%)替代比例为最高;在50%~ 100%替代比例内沼液分次施用,水稻、小麦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都高于化肥处理.水稻、小麦不同器官的氮分配比例显示,沼液配施化肥促进氮素向籽粒转移;相同沼液替代比例下,沼液分次施用水稻、小麦的产量、氮素累积量及氮素利用率均较基肥一次性施入高.稻、麦根、叶部磷含量分别以N75%和N100%处理最高.以上表明稻麦配施50% ~ 75%的沼液分3次施用,可获得与纯化肥处理相当的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麦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2.
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在苏北地区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探讨秸秆块构建日光温室墙体的可行性,分析了小麦秸秆块对空气水分吸附解析性能及其导热性能,并在苏北地区建造了一座小麦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以土墙体和砖墙体日光温室为对照,监测了3种温室室内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及作物产量。结果显示,小麦秸秆具有相对稳定水吸附与解吸性能,高空气湿度下小麦秸秆吸附空气水分,低空气湿度下小麦秸秆所吸附的水发生解吸作用,秸秆含水率与所处空气湿度呈正相关。与砖墙和土墙相比,秸秆块墙热传导率、体积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显著低于前两者,这种热工特性利于隔热保温但不利于蓄积热量。田间监测发现,秸秆块墙体温室内平均气温和土温比土墙体温室分别低2.1和1.1℃、比砖墙体温室分别高1.3和1.2℃,但整个冬季秸秆块墙体温室最低气温为9.6℃,最低土温为12.1℃,可以保障所定植彩椒安全越冬;冬季覆膜条件下,秸秆块墙体温室室内空气湿度最低,砖墙和土墙温室空气湿度比秸秆块墙体温室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秸秆块墙体秸秆含水率在12.5%~23.6%区间波动;土墙体、砖墙体和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的彩椒产量分别为6 375,7 130和6 833 kg。秸秆块替代土壤、红砖等常规建材构建日光温室保温墙体具有可行性,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3.
堆肥中蔬菜土传病害生防菌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堆肥不仅是一种有机肥料,更是一个携带着众多有特殊功能、易发挥种群优势的微生物资源库。Malajczuk报道,在果园中连续几年施用鸡厩肥与豆科作物秸秆的土壤与对照土壤相比,表现出对P.cinnamomi菌引起的根腐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ewis等用垃圾与污泥制成的堆肥,进行了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4.
番茄拮抗内生细菌102菌株的分离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峙拮抗与盆栽试验,进行了番茄内生细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并研究了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与促进番茄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获得了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102菌株,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土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terrigena);该菌株能在番茄植株体内定殖,对番茄青枯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达55.6%,并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35.
基质对番茄和黄瓜苗期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牛粪、食用菌下脚料、草炭、蛭石为供试材料,按体积比分别为2∶2∶3∶3和2∶3∶0∶5复配成两种基质(A、B),以1∶1的草炭和蛭石作为CK1,以菜园土作为CK2,通过人工接种发病的方式,研究盆栽条件下不同基质对番茄、黄瓜苗期生长与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A的番茄、黄瓜出苗率分别为99.7%和92.8%,与CK1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CK2;盆栽28 d,番茄、黄瓜的干物重、根活性等以CK1为最高,基质A次之,CK2再次之,基质B最差;基质A对番茄、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明显的抑制作用,发病率均显著低于两个对照,相对于CK2番茄发病率仅为25.7%,黄瓜发病率仅为34.3%。  相似文献   
136.
从实验室筛选的绿色木霉(Trichederma atroviride)(菌藏号:5609)液体发酵菌丝体中提取芥子酶.探讨将绿色木霉芥子酶用于生物熏蒸的可能性,以提高生物熏蒸防治土壤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芥子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且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较易保持,最适反应pH值为6,最适底物浓度为3.7 mmol/L;低浓度的抗坏血酸对芥子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反而会抑制酶的活性,添加4 mmol/L的抗坏血酸可使酶活性增加为原来的3.65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芥子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深绿木霉的芥子酶可应用于pH值中性土壤与盐土环境,相对于植物源芥子酶具有更宽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37.
筛选得到一株疫霉菌的拮抗青霉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P.st10。该菌株强烈抑制疫霉菌及核盘菌的菌丝生长。无菌滤液抑制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囊、游动孢子的萌发,且能杀死菌丝细胞。该菌株在辣椒根际有很强的定殖能力,有机肥对其定殖有增强作用,接种后40d在根际的青霉菌数量,青霉处理为0.76×104cfu/g,而青霉菌肥处理为2.55×104cfu/g。盆栽试验显示:处理7d后,土壤只接种辣椒疫霉对照发病率为93%;同时接种青霉培养滤液和辣椒疫霉处理为16%;接种青霉培养滤液、新鲜菌丝和辣椒疫霉处理为15%。  相似文献   
138.
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及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中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批次发酵方式研究了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并进行了理论值推算。同时采用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进行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的中试运行,以评估ABR工艺处理蓝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5℃、发酵60d条件下,蓝藻实际TS(总固体)产气潜力为378.61ml/g、VS(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为410.80mL/g,发酵前15d,产气量占到总产气量的6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46.7%。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10000~30000mg/L、外界气温28℃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平均达到65%左右,pH值较稳定;而当外界温度下降后,延长HRT至20d,COD去除率降低至45%左右。此外,中试发酵沼液中的藻毒素(MC-RR、MC-LR)含量,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制定的基准值(1μg/L),表明厌氧发酵处理可以达到蓝藻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9.
凤眼莲的饲料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凤眼莲饲料资源化利用国内外进展情况,提出了凤眼莲饲料资源化利用需要考虑关键问题,即水生植物对动物采食适口性影响、饲喂适宜动物对象、加工调制方法、水体重金属富集对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潜在风险,指出凤眼莲水体净化、饲喂动物及环境粪便排放等构成循环系统进行科学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40.
了解厌氧发酵过程中畜禽粪便氮素的形态转化及其在沼液和沼渣中的分布,是沼液和沼渣有效处理及合理利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该研究以猪粪和牛粪为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分析此过程中氮素形态转化及在固相和液相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发酵130d后,猪粪和牛粪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2.2%和11.5%。猪粪和牛粪沼渣(即出料的固体与残留在反应器内固体的总和)中的氮量分别为进料总氮量的61.9%和72.7%。发酵后的出料中,猪粪的氮量在液相中增加了约10.7%,在固相中降低了约28.0%;而牛粪的氮量在液相中降低了约8.7%,在固相中增加了约2.8%。猪粪和牛粪发酵出料中NH4+-N质量的增幅分别达162.2%和90.0%,占总氮量的43.3%和30.5%;而NO3--N质量分别降低了约50.0%和45.2%,不足总氮量的1%。猪粪发酵后残留在反应器中的沼渣干质量远大于牛粪,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排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