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短时沙尘、遮阴、及沙尘遮阴复合胁迫对山楂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从而为山楂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模拟试验,对山楂在沙尘胁迫、遮阴胁迫以及沙尘遮阴复合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尘胁迫使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潜在活性(F_v/F_o)、最大PSⅡ量子产率(QY_(max))、稳定状态下的非光化学淬灭(NPQ_Lss)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先升后降,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_o)略有下降,但未发生显著变化。遮阴胁迫下,山楂叶片P_n、G_s、T_r、NPQ_Lss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_i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F_o先下降后上升,F_v/F_o、QY_(max)在轻度、中度遮阴胁迫下未发生显著变化,重度、严重遮阴胁迫下呈下降趋势。复合胁迫使山楂叶片P_n、G_s、T_r、QY_(max)、F_v/F_o、NPQ_Lss总体均先下降后上升,C_i先上升后下降,F_o则一直下降。轻度沙尘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影响了山楂的光合作用,随处理程度的增加,气孔限制逐渐占据主导;适度遮阴能改变山楂叶片PSⅡ的光能利用分配、增加热耗散保护光合机构;轻度复合胁迫下,沙尘对山楂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随处理程度的增加,遮阴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2.
基于塔吉克斯坦46个气象站的数据,运用集合模态分解、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该国1971—2013年降水量和气温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变化上,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年降水量存在3 a、6 a、14 a和27 a的变化周期,平均气温存在3 a、7.5 a、12~13 a和32 a的变化周期。2近43 a塔吉克斯坦平均年降水量大致呈自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增势明显,其平均降水量倾向率为15.2mm·(10a)-1;降水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倾向率分别为-1.7 mm·(10a)-1、1.3 mm·(10a)-1、1.1 mm·(10a)-1和4.4 mm·(10a)-1;年代尺度降水量空间距平表明,1970s降水量最少,在1980s和1990s持续增加,并在2000s达到年代最大值。过去的43 a间塔吉克斯坦年平均气温在空间上随着海拔的增高逐渐降低,在变化趋势上,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6℃·(10a)-1〕且自南向北增幅逐渐增大。四季平均气温也呈增加趋势,增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年代变化上,总体经历了低温期—高温期—低温期—高温期的变化过程,其中,1970s和1990s气温相对较低,1980s气温东部相对较低、西部相对较高,2000s气温相对较高,2001—2013年年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0.4~0.7℃。3塔吉克斯坦气温和降水呈明显的共振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探讨北疆地区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变化趋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选用北疆2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计算北疆棉花56 a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6 a北疆地区棉花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都呈下降趋势,尤...  相似文献   
24.
库尔勒香梨历年冬季低温评价及严重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评价1958-2008年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及早春低温资料,分析了历年冻害发生情况及冻害成因.结果表明:1958-2008年,气温异常偏低年份有9年,香梨发生了6次严重冻害,其中5次严重冻害发生在越冬期间,早春冻害1次(2005),剩余3年气温在临界线附近,没有造成严重冻害;1958-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正常,之后有升高趋势;2007-2008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导致了大面积冻害;香梨冻害发生临界温度大致为-20 ℃;香梨冻害与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日数、降温幅度、降雪厚度及持续时间、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5.
基于石河子地区逐日气象资料,对1954—2012年ET0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未来可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2a,石河子地区年际和年内各季节ET0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季ET0增势最为明显,冬季增势不明显。年代变化上,年ET0和春季、夏季、秋季ET0在20世纪80年代都达到年代最低值,在21世纪00年代都达到年代最高值,而冬季ET0则相反。空间上,乌拉乌苏地区ET0呈减少趋势,石河子市、莫索湾和炮台ET0都呈增加趋势。年、夏季、秋季、石河子市、乌拉乌苏、莫索湾和炮台ET0都发生了明显突变,春季和冬季ET0无突变发生。年际和年内各季节ET0都存在明显25a左右的变换周期。研究区域年际和年内各季节有可能从不断增加的趋势转变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6.
库尔勒香梨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植物体内温度监测系统,监测了库尔勒香梨树干形成层的温度和主要气象因子,分析了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变化特性并探讨了融冻和日灼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树干阳阴面形成层温度变化有季节特性,阳面温度变化比阴面强烈,尤其是冬季更加明显;夏季阳阴面温度差异较小;白天树干阳面形成层温度高于阴面,夜间阴面温度略高于阳面;阳面日较差最高值出现在冬季,达33.14℃,比阴面日较差高17.14℃;越冬期间树干阳面日最低温度低于阴面,最高温度高于阴面,说明树干阳面比阴面更容易受到低温冻害和日灼危害;夏季树干阳面形成层日最高温度高于阴面且大于40℃高温持续日数在20d以上,说明树干阳面形成层比阴面更容易受到日灼的危害。  相似文献   
27.
以无沙尘覆盖为对照,对阿月浑子叶片进行了人工沙尘覆盖处理试验,沙尘覆盖量分别为2,6,9,14,18rag/cra2用LI一6400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阿月浑子叶片短时间沙尘处理后沙尘覆盖量在2~18mg/c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直呈下降趋势,滞尘量2mg/cm2至18mg/cm。上升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下降幅度34%至100%;叶片的胞间C02浓度(Ci)和叶表温度则呈升高趋势,比对照分别增加80%和20%左右;气孔导度随滞尘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类似;沙尘覆盖对叶片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滞尘量的增加,叶片温度也增高。叶片非环式电子传递(ETR)和PSⅡ随滞尘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新疆南疆6种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南疆6种果树滞尘叶片并对其滞尘量和叶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其浮尘沉降的气象条件、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及其与叶表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试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大小顺序为楹桴〉石榴〉无花果〉杏〉刺枣〉苹果;叶片形态结构与滞尘量的关系表明,若叶片表皮具有沟状组织,其滞尘能力较强;相反,宏观叶表面有轻微凹凸而细微结构为瘤状突起的树种,滞尘能力可能也强;就研究地区而言,叶片下表皮有无绒毛与叶片滞尘量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9.
干旱区盐碱地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特性是寻求开发利用盐碱地和次生盐碱化防治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大量研究。通过对试验区滴灌灌水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含盐量表现为随水移动,各土层含盐量都有所不同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80 cm土层逐渐增加,80~120 cm土层盐分积累受滴灌灌水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土壤电导与土壤总盐含量呈正相关,土壤pH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含水量高的地方,土壤pH也大。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讨越冬期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对形成层组织生理参数的影响,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在太阳辐射和气温达到日最大值的时间段,利用控温红外灯将实验组树干阳面形成层温度分别增温达到16℃、19℃、22%、25℃、28℃、31℃、34℃,采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同时连续监测形成层温度并结合主要生理参数的变化,分析越冬期间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引起的融冻交替对树干组织主要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达到最大阳面形成层温度日较差的处理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83.60%、84.62%、47.56%,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升高了41.46%、46.81%;生理指标和形成层温度均呈负相关,其中CAT、可溶性蛋白和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性负相关。形成层温度日较差或融冻交替幅度与各生理参数均呈负相关,其中CAT、可溶性蛋白和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性负相关。保护酶系中,SOD对形成层温度变化最为敏感;虽然POD保护作用稍微迟钝,但在较强烈的形成层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在形成层温度强烈波动的情况下,CAT保持最小变化幅度;可溶性蛋白通过调节渗透势,减轻细胞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