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麦秸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为材料,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麦秸粉碎覆盖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麦秸不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麦秸覆盖还田不施化肥处理两年分别减产7.07%和28.41%,麦秸与化肥配施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2.31%和9.51%。麦秸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穗部性状,同时提高夏玉米植株的双穗率,降低空秆率,显著提高群体结实穗数。  相似文献   
22.
小麦冻害类型与小麦受冻致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多发的小麦冻害类型、冻害特征对小麦受冻致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3.
李金才  魏凤珍  尹钧  王成雨  屈会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31-3331,3333
综述了安徽省高产麦区产量为9 000 kg/hm2的丰产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即在考虑高产麦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现有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条件,力争实现高产灌区小麦“4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和保证高产小麦可持续增产的培肥技术研究基础上,以推广选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广适性品种为前提;以培肥和培育壮苗技术为关键;以小麦节水省肥综防高效生产技术为中心;以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的全面实现高产小麦抗灾稳产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明紫肉食用型甘薯品种川紫薯2号的优化栽培技术,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移栽密度、氮施用量、磷施用量、钾施用量与川紫薯2号块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氮施用量磷施用量钾施用量,对商品薯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磷施用量钾施用量氮施用量,而对干物率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氮施用量钾施用量磷施用量。川紫薯2号获得40 0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的移栽密度为7.24万~7.54万株/hm~2;获得96.00%以上的商品薯率的移栽密度为4.99万~5.60万株/hm~2,共同的施肥量区间为氮施用量79.63~92.47 kg/hm~2,磷施用量90.60~97.86 kg/hm~2。获得26.30%以上干物率及16.56%以上淀粉率的移栽密度为6.54万~7.06万株/hm~2,氮施用量108.71~115.25 kg/hm~2,磷施用量107.29~120.28 kg/hm~2,钾施用量88.16~90.04 kg/hm~2。获得41.00%以上的可溶性糖含量的移栽密度为6.39万~6.90万株/hm~2,氮施用量为62.24~78.79 kg/hm~2,磷施用量为89.09~101.28 kg/hm~2,钾施用量为149.7~175.88 kg/hm~2。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紫色甘薯块根适宜的60Co-γ射线辐射剂量。[方法]以徐紫L-7和越南紫两个紫色甘薯品种块根为材料,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0、25、50、75、100、125和150Gy)辐射甘薯块根,调查块根的出苗率、出苗数和单苗鲜重。[结果]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均推迟了两品种块根的出苗期,降低了两品种块根的出苗率、单个块根出苗数和单苗鲜重,品种间、辐照剂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5Gy以上辐照导致两品种块根出苗期与对照相比分别推迟了2、3、5、6和12d。[结论]徐紫L-7半致死剂量(LD50)为66.73Gy,越南紫半致死剂量(LD50)为74.96Gy。  相似文献   
26.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相似文献   
27.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氮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小麦氮素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逆境显著影响小麦氮素的吸收量,降低茎鞘、功能叶片和全株含氮量和全氮积累量,而对氮素在地上不同器官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由于渍水逆境影响了小麦根系正常吸收氮素,使叶片含氮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影响小麦功能叶片正常光合性能,最终使小麦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利用ISSR以及在甘薯中报道较少的3种分子标记技术SCoT、CDDP、CBDP,分别对46份甘薯及其近缘属I.trifida进行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SCoT、CDDP、CBDP 3种分子标记的单引物平均扩增片段数和扩增多态性均优于目前甘薯研究中常用的ISSR分子标记。4种标记分析结果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异范围0.36~0.92,各分子标记获得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差异不大。利用全部分子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表明,参试材料之间差异较明显。甘薯与I.trifida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差异较大。在不同甘薯品种之间,除少部分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大外,大部分甘薯品种间的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SCoT、CDDP、CBDP 3种分子标记可应用于今后甘薯及其近缘属分子标记研究,更好的发掘甘薯及其近缘属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利用I.trifida与栽培甘薯较大的遗传差异,丰富栽培甘薯遗传多样性,将对甘薯育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以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对小麦群体动态及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多穗型小麦品种周麦18在10月上中旬播种,其群体结构、群体光合速率(CAP)、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较优,最终产量最高;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在10月19号播种的条件下,上述各性状最优,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0.
关于四川省甘薯早栽早收技术的生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早育早栽技术是提高甘薯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可以提早插栽60~80d,提早上市50~90d,价格提高50%以上.其核心技术内容为设施育苗、铺设电热温床及温、湿度调控.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异地集约化育苗集中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