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99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57篇
  66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稻孕穗期耐冷型初步鉴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控温条件下对15份栽培稻材料的孕穗期耐冷性进行了鉴定,提出了“耐冷型”这一用语。根据这15份材料的孕穗期耐冷性特性,将它们的耐冷型划分成6类,其中,第2耐冷型和第5耐冷型的特征明显不同于以往所报道的,鉴定分析材料的耐冷型对耐冷性育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以矮生一品红的幼叶、幼茎、茎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壮苗的组培快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茎段、茎芽是诱导丛芽的较好试材.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适合丛芽增殖成苗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IAA0.1mg/L,继代增殖培养40d的平均增殖倍数为11;适合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2MS+IBA0.9mg/L,开始生根天数为8d。生根率可达85%.采用河砂和营养土两步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报道了PFP(氟苯丙氨酸)处理的葡萄茎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情况。将四倍体巨峰葡萄品种(2n=76)的茎尖切成0.2~0.3mm长,移植在含有PFP(0,25,100,400μM)的MS培养基上培养。茎尖在PFP浓度为400μM的培养基上初代培养时,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良;而培养在PFP浓度为25μM和100μM培养基上时,生长发育状况与对照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2002年已申报新品种保护.   ……  相似文献   
125.
 检测了Ae. speltoides和Ae. ovata叶绿体基因组的一个长度热点突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并与普通小麦、四倍体Ae. crassa 以及Ae. squarrosa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从rbcL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到cemA基因内的HindIII位点,Ae. speltoides和Ae. ovata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 808 和 2 810bp。与四倍体Ae. crassa的序列相比,在普通小麦和Ae. speltoides中各有一个791 bp的大片段缺失,在Ae. ovata中存在一个793 bp的大片段缺失。Ae. ovata的缺失片段比普通小麦和Ae. speltoides的长2个碱基,推测Ae. ovata的大片段缺失在进化上是独立发生的。Ae. speltoides的大片段缺失与普通小麦的完全相同,支持Ae. speltoides是普通小麦叶绿体基因组供体的假说。除了大片段缺失外,在这个区域还检测到了7 个插入/缺失和15个碱基替换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这个长度热点突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是研究小麦与山羊草叶绿体基因组之间遗传变异关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6.
CO_2施肥时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试管苗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在培养室内CO2 施肥的方法 ,以C3植物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试管苗为实验植物材料 ,分别以氟乙烯树脂膜容器 (CP)和三角瓶作为培养容器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CO2 施肥时 ,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内生长的试管苗在株高、叶数、叶长、叶幅、根数、根长、鲜重、干物重、干物率、叶绿素指数 (SPAD值 )等生长指标上高于无CO2施肥处理 .采用SSR法进行比较 (显著水平P≤ 0 0 5 ) ,其中在株高、叶长、叶幅、根数、鲜重、干物重等重要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三角瓶为培养容器时其生长虽优于无CO2 施肥处理 ,但多数指标差异并不显著 .实验证明 ,使用CP作为培养容器 ,培养室内CO2 施肥对促进文心兰试管苗的生长和提高其品质效果明显 .  相似文献   
127.
断尾育猪就是在猪7~14日龄将尾巴距尾根2.5cm处断除。方法是用牛筋线沾消毒液后在第二尾骨与第三尾骨间勒紧,5~7天自行脱落,达到断尾目的。断尾育猪好处如下。 1.提高猪日增重、节约饲料。猪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的15%,如果把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增重2%~3%,节约的饲料可饲喂1只产蛋鸡。 2.改善屠体品质。断尾后猪的肌间脂肪沉积增多,咀嚼阻率降低,适口性增强,屠宰率提高4%~5%。 3.减免咬尾症的发生。咬尾是猪的恶癖,将仔猪断尾可控制该病发生。 4.降低仔猪死亡率。初生猪断尾后,可提高窝成活率,原因是哺乳母猪有可能无意中压住仔猪的尾部,造成伤亡。有的母猪有恶癖,专噬仔猪尾巴,断尾后则可免除。 5.利于授精。断过尾的种猪在人工授精时可免去拽尾一步,操作方便,减少精液污染。 (广西农业厅)  相似文献   
128.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及不同桔梗中桔梗皂苷D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和合理利用桔梗资源及控制生药质量,用HPLC法测定春秋两季采挖的桔梗中桔梗皂苷D以及不同部位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表明秋季9、10月份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最高;不同部位中以根部含量最高,根皮茎叶中有痕量,花果实中未检测到。色谱条件分析柱为Hypersil NH  相似文献   
129.
人参止血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逆流分布和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和CM-sephedex C-25)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止血活性的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  相似文献   
130.
红参粉末中发现含有田七氨酸(β-N-oxalo-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又名三七素,该物质是应用离子交换凝胶色谱柱(CM—Sephadex C—25)和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柱(FPLCMono Q)分离得到的。我们检查了田七氨酸对豚鼠主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在没有组胺或肾上腺素存在的条件卜,既无收缩作用也无松弛作用,它能增益组胺诱导豚鼠主动脉的收缩;但对于肾上腺素却无作用。此外,田七氨酸通过肾上腺素、ADP凝血酶和胶原,均无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田七氨酸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也无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