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观察奶牛在布鲁氏菌S19疫苗免疫状态下血清凝集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免疫后奶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的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差异,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寻找选择布鲁氏菌病抗性牛的方法。选择布病阴性的性成熟青年黑白花奶牛50头,注射S19疫苗1×109CFU/头,定期采集血液测抗体水平,第60天用布鲁氏菌水解素皮内注射,检测变态反应。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牛均能在15天时检测到凝集抗体,30天达到峰值。迟发性变态反应表明,免疫牛对布鲁氏菌水解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变态反应强度与抗体峰值水平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235。  相似文献   
52.
 根据牛整合素β5(Integrin Bata5,ITGB5)的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β5和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H1-shRNA145、H1-shRNA726,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flag-β5分别和H1-shRNA145、H1-shRNA726共转染293T细胞,并以针对LacZ基因的H1-shRNA-LacZ 与pcDNA3.1 flag β5共转染293T细胞作为对照,以持家基因β-actin为蛋白内参,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TGB5的表达,结果表明,H1-shRNA145、H1-shRNA726均可抑制ITGB5的表达,并有剂量效应,为进一步研究ITGB5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源之一,它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也在发达国家流行.有研究表明改变卫生条件并不能有效制止轮状病毒的传播.疫苗接种是唯一可行的预防控制轮状病毒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方法,因此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对近几年来研发的轮状病毒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为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并在抗病毒的基因治疗及防控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笔者综述了RNAi及其抗病毒研究的现状,重点回顾了RNAi抗口蹄疫病毒(FMDV)的研究进展,并对RNAi抗病毒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根据GenBank中的牛型布鲁氏杆菌OMP10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OMP10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入pEASY-T3,经测序正确后,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OMP10,转化E.coli 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OMP10,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鉴定后,采用Ni-NTA Spin Kit纯化目的蛋白,并免疫小鼠。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OMP10的表达载体,经多次对表达条件的优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动物免疫试验及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将2011~2018年从山东地区分离到的8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进行了毒力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8株毒株对鸭胚、鸭胚成纤维细胞、雏鸭的致病性基本一致,鸭胚毒价为10-5.00~10-6.00/0.1 m L,鸭胚成纤维细胞的毒价为10-5.33~10-6.30/0.1 m L;对8株毒株的主要抗原σC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4.5%~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5.0%~99.4%;通过绘制遗传进化树发现,与全国其他地区毒株相比,山东地区分离的这8株分离株处于一个独立分支,并且这8株分离株的遗传进化与时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暗示山东地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着变异。  相似文献   
57.
口蹄疫病毒感染机理及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可导致牛、羊、猪等发生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该病毒有7种血清型,并具有高度变异性、适应性及持续感染特点,使得该病不能有效被控制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重新暴发和流行.论文对FMDV感染机理、口蹄疫难以防控的因素及目前常用的防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扬州市售婴幼儿奶粉营养标签的标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完善婴幼儿奶粉营养标签的标示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以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设计调查表,对扬州市售婴幼儿奶粉的营养标签标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180种婴幼儿奶粉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为100%;产品标准号标示率为82.8%;营养成分表中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的标示率为100.0%;婴幼儿奶粉年龄阶段的划分缺乏统一性.结论:扬州市售婴幼儿奶粉营养标签标示情况基本良好,但依然存在营养标签标注形式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为了建立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的ELISA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山东分离株LC2的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N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N,转化E.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N,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BV N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地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确定间接ELISA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 μg·孔-1,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临界值为D450值≥0.297,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该方法与进口IDEXX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5%,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母源抗体和免疫后抗体的消长变化的检测。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N-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血清学诊断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IBV N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及准确的口蹄疫病毒(FMDV)鉴定与分型的RT-PCR检测技术平台,为临床中有效准确地检测口蹄疫病毒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NCBI中公布的FMDV序列(GenBank:JF749861.1),设计FMDV通用检测引物FP1/FP2;根据NCBI中公布的FMDV O型、A型和Asia Ⅰ型序列,经过序列分析比对后,分别设计FMDV分型引物FO1/FO2、FA1/FA2和FAS1/FAS2。提取FMDVRNA后,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得到FMDV全cDNA,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及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成功建立了FMDV O型、A型和Asia Ⅰ型检测及分型方法,为口蹄疫疾病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相关调查及针对性的疫苗的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