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别于平原和丘陵地区,不仅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质结构影响,而且和其地块结构、种植习惯、道路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如何以国家惠农政策为引导,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从发展"大农业、大农机"的视角,打破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一、打破囿于单一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旧的思路,坚持"大农业,大农机"理念。山区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耕作地块较为分散和窄小,发展粮食作物受到诸多限制,而林果业、畜牧养殖业较为发达。从我省山区的情况看,耕地土层普遍较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形态特征,阐述了其生活史及习眭;在临沧茶园中的发生规律,分析r临沧茶园中发生严重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为临沧茶农防冶假眼小绿叶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药残留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的新要求,强化风险监测评估是全面实施源头治理和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规范检测过程十分必要。本文以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为例,按照果蔬中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技术的检测流程,对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逐一阐释,以期为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糖脂代谢紊乱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能够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促进葡萄糖吸收与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饮食诱导引起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没食子酸通过AMPK途径、IR-Akt途径以及PPAR-γ受体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吸收,从而维持糖脂代谢稳态。本文综述了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及其改善饮食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临沧市茶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沧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优势,茶叶生产总规模大,但存在着基础设施差、科技水平低、行业效益差、茶劳矛盾突出、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营销能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就临沧市茶产业现状,分析了临沧茶叶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临沧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后,吕梁市不少地方建塑料大棚养肉鸡。凭借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等特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但是近两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大多数养殖户几乎是白忙活,赢利的很少。肉鸡养殖的效益不稳定,肉鸡市场价格波动太大,很难把握和预测,赔与赚往往在一念之间。分析原因:除鸡苗价格上涨,质量差;兽药假的多,不管用;饲料价格只涨不降,质量下降,料肉比偏高等客观原因外,肉鸡养殖户缺乏基本的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也是养殖不挣钱的重要原因。现根据调查调研,谈谈当前养肉鸡不挣钱主要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临沧市高优生态茶园面积已达3万h㎡.高优生态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力,开展生物防治,加强茶园栽培管理,充分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使高优生态茶园产出的产品能符合环保、健康、绿色的国际消费潮流.  相似文献   
19.
城郊型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村机械化的一种类型,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势头.一直是农机人讨论的课题,在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城郊型农业机械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发展,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考察水温、光照强度和附着基质等因素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per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茎葡萄蕨藻的合适生长温度为21~27℃,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均对其生长具有不利影响;其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8 000 lx左右,光照不足对藻体生长及形态特征产生显著影响;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的影响也较大,单面框网养殖效果总体要优于网格塑料筐。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防治杂藻污染。本研究为海南产长茎葡萄蕨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