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禾谷孢囊线虫的田间侵染规律及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禾谷孢囊线虫(CCN)在小麦田间的侵染规律和分布动态,在2010-2012年的两个冬小麦生育周期里,定点调查CCN(Heterodera avenae)江苏沛县群体的田间生活史及不同虫态的数量.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季节中CCN只能完成一代生活史;小麦越冬前有少量二龄幼虫(J2)孵化,能侵入根系,但不能正常发育;返青期小麦的根围土壤中出现J2孵化高峰,大量侵入根系后,至抽穗期完成发育,在根系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雌虫,在根内及土中可见少量雄虫;小麦成熟收获期,白色雌虫开始变褐形成孢囊,落入土中越夏.从田间垂直分布调查结果看,田间孢囊主要分布在土表下0~10 cm土层,孢囊线虫孵化的J2也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中,并且在返青期出现高峰,这与CCN的田间侵染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22.
为避免现有的多片段质粒构建技术的弊端,提高多片段质粒构建效率,以构建树干毕赤酵母Agglutinin-like基因的敲除载体为例,利用酿酒酵母活体细胞重组系统,一次性将多个外源DNA片段和线性化质粒重组,形成环状质粒。通过引物设计在相互连接的DNA片段之间引入50bp重叠序列,用PCR扩增DNA片段后,与线性化质粒一起转化酿酒酵母,再用PCR和测序等方法鉴定阳性酵母菌落中质粒的正确性。通过本方法构建的多片段质粒正确率高、耗时短。  相似文献   
23.
24.
目前,在大动物模型试验中,骨骼肌电穿孔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转染一些功能基因,并能显著提高非病毒载体基因的转染效率。笔者就电穿孔促进基因通过细胞膜的可能机理及影响骨骼肌电穿孔转基因效率的关键因素(如物种、细胞直径、场强、脉冲参数、电极和电脉冲仪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将荧光纳米颗粒与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共价偶联在一起,用该颗粒代替常用的金标颗粒标记氯霉素单克隆抗体,以竞争法作为反应模式来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在紫外灯下观察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经免疫反应而产生的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所制备的检测氯霉素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只与氯霉素有交叉反应,与非目标检测物之间没有交叉反应。该试纸条的肉眼检测灵敏性为0.5ng/mL,满足相关检测标准要求。通过比较检测线和质控线之间的亮度,能够对氯霉素进行半定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用于氯霉素残留检测的免疫层析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正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作为呼吸系统疾病(PRDC)与地方性肺炎(EP)发生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发病形式主要以急性与慢性表现。急性型可通过临床症状、高死亡率以及死后的病理剖检进行辨认。慢性型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而经常被忽视,但因管理方式、猪群流动、环境变化以及其他疾病暴发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变成急性突发~([1])。屠宰厂是一个可以针对猪场健康状况收集大量数据的重要终端,这些数据  相似文献   
27.
大棚蔬菜采用熏烟法防病灭虫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强 《科学种养》2010,(12):30-30
<正>蔬菜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熏烟法防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省工省时、效果好,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防治范围一般只用于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如早疫病、晚疫病、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菌核病、黑星病及蚜虫、白粉虱等。多  相似文献   
28.
柑桔潜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永新  宋志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43-143,148
介绍了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湖南省柑橘黄化症状与柑橘慢衰病和柑橘黄龙病的相关性,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湖南省永州地区表现黄化症状的柑橘进行了两种病原的鉴定及分布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柑橘黄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柑橘半穿刺线虫和黄龙病菌对柑橘的侵染。所检样本中,柑橘慢衰病平均发生率为82.1%,土壤中的半穿刺线虫群体密度最高达到3 077条/100mL。永州地区柑橘黄龙病病菌属于韧皮部杆菌属类细菌亚洲种,平均检出率为64.3%。柑橘半穿刺线虫和黄龙病菌在柑橘园存在混合侵染现象,混合侵染率为53.6%。柑橘半穿刺线虫在永州地区柑橘产区分布广泛,是造成柑橘黄化症状的重要病因,重视并有效防控柑橘半穿刺线虫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0.
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的实时荧光PCR检测和定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群体密度,根据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设计了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建立了卵和2龄幼虫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体系,并将该检测体系与显微镜计数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物Mi-F/R及探针Mi-probe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特异性,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卵和2龄幼虫数量的对数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和0.9853,扩增效率均为90%,检测灵敏度为10-1个卵及10-3条2龄幼虫;对10个田间土壤样本的检测显示,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与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的南方根结线虫卵和2龄幼虫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两种方法对2龄幼虫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