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荒漠草原区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交错带发展人工草地的关键是土壤水分的适应性,针对年平均降水量250mm的地区,以人工甘草草地、人工苜蓿地、人工苜蓿混播甘草地和天然草地为对象,通过2010年观测,计算各种草地0-100cm土层质量含水量的均值、变异系数,分析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土壤水分平衡和土壤分层储水量公式计算不同草地0-100cm土层总储水量,结合试验地生长季降水量变化,分析不同草地储水量与消耗量以及0-20、20-60、60-100cm土层水分均值随植被生长季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2.
以柠条为主要基质栽培食用菌的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荒漠草原的柠条粉碎料为试材,以柠条粉占78% (A)、68%(B)和58%(C)的3种不同培养基为主料,以不添加和添加10%、20%玉米芯配制栽培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以期筛选柠条作为主要基质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3种蘑菇都能够在以柠条粉为主料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达64.9%、62.5%和42.9%,但同种类蘑菇不同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别,在栽培的3种蘑菇中,生物学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配方顺序均为C>B>A,而且差异显著;同时,在生物学转化率最高的C配方中,产量高低顺序是:平菇>金针菇>黑木耳.这说明在以柠条为主要基质的栽培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玉米芯,可以提高菌种的生长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物学转化率与产量;在相同的配方中,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蘑菇,因此柠条占58%、玉米芯占20%的C配方可作为最优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83.
王磊  宋乃平  陈林  杨新国  王兴 《草业学报》2020,29(11):183-189
为明晰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空间分布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2018年在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域,沿灰钙土内部、边缘和外部生境,基于样线法开展植被和土壤调查及采样,采用多元回归树和冗余分析相结合,探讨植物群落随土壤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沿灰钙土内部、外部和边缘生境:1)短花针茅+糙隐子草+披针叶黄华群落,苦豆子+白草群落逐渐转变为猪毛蒿+猪毛菜群落。2)土壤粗砂粒、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是群落物种组成空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3)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呈显著降低趋势;群落物种多样性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植物群落密度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沿灰钙土内部、边缘和外部生境,土壤粗颗粒含量增加,养分含量降低,多年生植物群落转变为一年生植物群落。相对于残存的灰钙土生境植物群落,经历过严重沙化的生境,多年生物种比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依然较低。  相似文献   
84.
王磊  宋乃平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154-156,159
选取16个主要指标,运用数学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PRED系统及其子系统近20年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状况,进而采用相关分析法,对1985-2004年、1985-1994年、1995-2004年三个时间序列的PRED各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总系统和子系统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终得出宁夏PRED系统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5.
宁夏盐池县草场退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盐池县是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近50 a来该区草场严重退化。阐述了人类活动包括滥采、滥樵、滥垦、滥牧等行为对草场退化的推动作用,并对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且素质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政策执行困难且效果不理想这4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人类破坏草场的一系列行为,解决草场退化问题应从这些因素入手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6.
家畜粪便归还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提供参考,从家畜粪便归还分解过程、归还的多尺度格局、归还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和土壤-植被分布格局对家畜归还响应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应从研究区域、研究尺度上探究家畜排泄物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响应,同位素在家畜粪便-土壤-植物系统中含量的差异和室内模拟,使研究结果进一步达到量化程度.  相似文献   
87.
荒漠草原不同生长年限中间锦鸡儿灌丛枝系构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维数理论,对荒漠草原5个不同生长年限(未平茬16年、25年、37年生及平茬后1年、5年生)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灌丛的枝系构型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生态适应策略。中间锦鸡儿灌丛的冠幅、株高、基径等指标基本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未平茬中间锦鸡儿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老林龄(37年生)灌丛以自我更新的方式来抵制衰老的态势;平茬后1年与5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枝径比(ratio of branch diameter,RBD)较未平茬16、25、37年林龄灌丛大,平茬后灌丛枝条间的承载力增大;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总体分枝率(overall bifurcation ratio,OBR)以及低级枝的逐步分枝率(stepwise bifurcation ratio,SBR1∶2)随林龄增大而减小,平茬后1年生灌丛的OBR及SBR1∶2较未平茬3种年限林龄的灌丛大,但平茬后5年生灌丛的OBR和SBR1∶2急剧降低;未平茬灌丛的树冠分维数(crown fractal dimensions,CFD)较低,均小于1,且随林龄增大,树冠分维数降低。平茬后的灌丛CFD值大于1,尤以平茬后5年生灌丛为最大。未平茬灌丛的分枝分维数(bifurcation fractal dimensions,BFD)随林龄增大而减小,平茬后1年生灌丛BFD值大于未平茬灌丛,平茬后5年生灌丛BFD值最小。在构件水平上,16、25、37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出现衰退型发育的趋势。16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枝系空间格局最为复杂,其占据空间的能力以及利用空间资源的潜能较高。但随着灌丛林龄的增加,中间锦鸡儿的枝系构型趋于简化,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潜能和生态适应能力下降。平茬有利于刺激灌丛空间格局的发展,使灌丛枝系构型复杂化,但平茬后生长5年的灌丛,其构型发展主要以各级分枝枝长为主,分枝数对其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88.
以16年、25年、37年生3种不同林龄的中间锦鸡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枝叶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并对16年生中间锦鸡儿进行粗蛋白含量年内动态监测及不同径级枝条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中间锦鸡儿枝叶生物量呈下降趋势.3种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枝叶粗蛋白含量以16年林龄最高.16年生中间锦鸡儿叶粗蛋白含量随生长周期的推进逐渐减小;枝粗蛋白含量的年内动态基本处于稳定趋势.中间锦鸡儿枝、叶粗蛋白含量在一年的生长周期中均较高,可作为家畜优质的灌木饲料.随着中间锦鸡儿枝径级的增加,枝条生物量显著减小,而各径级枝粗蛋白含量则随径级的增加显著增大.锦鸡儿林的发展已显示出退化的倾向,较老林龄的中间锦鸡儿自我更新能力衰退.  相似文献   
89.
90.
针对国际国内种间关系研究科技文献数量过多、无法快速和有效分析等问题,利用信息可视化、共引分析、共词分析等方法和技术,以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为检索词,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进行图谱绘制,直观地展示和分析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种间关系检索结果包括不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同种的遗传系统学关系2个方面,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的分子遗传系统学方面,而国内目前则在较为宏观的生态学物种相互作用方面。国际上关于种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和生物进化学等学科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服务而受到广泛引用的、关于种间关系研究的软件(程序)信息具有高共被引频次。在研究热点方面,有关同一物种的进化(特别是分子水平)、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关于分子系统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成为种间关系研究的热点。国内关于种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有研究空白期,关于生态系统中混交林种群内或种群间的生态位以及功能与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在遗传分子水平方面的相关研究迟滞于国际上,以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RAPD技术、亲缘关系等关键词为研究热点的出现,相关研究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