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依据1996—2007年宁夏永宁县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转移矩阵、逻辑预测、占补平衡等方法,对永宁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永宁县土地利用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及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的波动机制,有效减缓系统波动,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集对分析法(SPA),分析了宁夏盐池县1954-2013年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60年盐池县粮食总产量以趋势性增长为主,其方差贡献率为82.86%,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波动,其方差贡献率为17.14%。存在3 a、6 a、9 a准周期波动,其中3 a准周期的波动强度最大。(2)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灌溉耕地面积是引起粮食总产量趋势性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年降水量是引起粮食总产量3 a、6 a准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短期主控因子;引黄灌溉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反向调节因子,其作用在粮食总产量突变点之后显著大于之前。(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气候依赖型农业向水文依赖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天然草地为对照,以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和渗透总量表征土壤渗透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及散点聚类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林龄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林地土壤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大小依次为:15a>24a>36a>天然草地(CK)。即随着人工柠条林林龄的增加,其土壤渗透性能力逐渐减弱,对照天然草地的土壤渗透能力最小。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回归模拟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符合Kostiakov模型,相关系数在0.8003~0.9535之间,且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Kostiakov模型是比较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为例,运用农户调查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农牧复合系统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阐述外部干预措施的内涵及特征.论述在实施外部干预后农牧复合系统的良性变化以及农牧复合系统中农业和牧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结论表明:因地制宜的外部干预措施是优化农牧复合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塬村是一个没有外来客水灌溉的村庄,近些年气候干暖化使该地雨养农业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该区域农户调研数据与气象数据的分析,从技术、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对双垄沟秋覆膜技术在该区域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垄沟秋季全覆膜播种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能够有效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在经济层面上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产量;在社会层面上符合农民的种植习惯,农民的接受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盐渍土时空变化信息的图谱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盐渍土动态变化监测中,无法实现变化信息的定位可视化表达问题,该文应用地学信息图谱的分析理念,提出了表达盐渍土类型变化的时空复合单元,探讨了盐渍土时空变化信息的图谱可视化表达方法。以盐渍化比较严重的银川平原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4和2009年3a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土壤盐渍化遥感制图,在GIS技术支持下,获取了2000-2004年、2004-2009年2个时段的盐渍土时空变化信息图谱,实现了盐渍土时空变化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为定位分析盐渍土演化的驱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封育禁牧的时间效应已经成为科学和政府决策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围封6、10、15年样地的围栏内外2种主要土壤类型——灰钙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样线调查法及方差分析法,探究不同封育年限对荒漠草原颗粒组成及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封育会导致灰钙土及风沙土土壤细颗粒含量增加,灰钙土封育6年样地土壤细颗粒较围栏外增加量最明显,后随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增幅减少的趋势;风沙土封育15年样地围栏内土壤细颗粒增加量高于封育6年样地。2)灰钙土及风沙土封育6年样地均表现为围栏内土壤碳氮(有机碳、全碳、全氮)含量高于围栏外,而围封10年及15年样地围栏内外土壤碳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3)灰钙土围封6年样地围栏内土壤碳氮比高于围栏外,而围封10年及15年样地无此规律,围封不会影响风沙土土壤碳氮比。围封可以有效使土壤颗粒细化,但不同土质对封育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人工封育的最佳时间尺度应根据草原退化程度和草原不同土壤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田间丛生克隆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无性分株种群调节机制。【方法】于2005-2006年田间连续调查2~4年生规则行生柳枝稷固定长度种植行无性分株群内分株个体高度分布及分株群整体分株质量建成。同时在高低分株密集直立发生格局下,沿垂直方向以0.2m为固定空间间隔,对分株群垂直空间局部分株密度进行细分。【结果】证实了柳枝稷分株群整体密度依赖死亡机制的缺失;基于空间细化的密度界定,发现了无性分株种群内平均质量与密度异速关系的异化。分株高度均值层的分株数量与种群平均分株个体质量间的常用对数线性关系显著,并表现出对-4/3自疏轨迹的更好趋近。垂直填塞过程可能主导了上述异速关系的形成,即通过严格高度正态分布分株群垂直方向分株高度均值空间初始拥挤效应,伴随分株平均质量增长,分株群绝对高度不等性持续增加,同时围绕分株高度均值空间可能发生局部性的分株上下迁移过程,分株高度均值空间内分株密度相应下降,界定为拟自疏过程。【结论】相对于密度依赖死亡导致的水平填塞,柳枝稷无性分株种群的调节机制表现为亚种群尺度空间对数量的密度效应等价置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畜牧业纯收入、种植业纯收入、打工收入和政府补助四个因素对农牧户收入的影响,发现畜牧业收入和打工收入是影响农牧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又对影响以上4个因素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划分和分析,发现农牧户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主动地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随着脱离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户增多,使得打工收入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得出影响农牧户收入下降、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农牧户羊只养殖的最优数量,降低饲草料投入成本的方向,以及最优的劳动力配置形式。  相似文献   
20.
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属于鼠李科枣属植物,耐旱、耐盐碱和耐瘠薄,在宁夏中北部地区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也很高,但目前对于野生酸枣在半干旱地区的种群动态的研究很少。为明晰该地区酸枣种群动态变化,挖掘其生态价值,本文以宁夏红寺堡区酸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对酸枣基径进行测定、处理,研究该酸枣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发现:该种群年龄结构呈宽底"金字塔"型,幼龄植株储备丰富;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 II型,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第3径级达到死亡率峰值;该种群在2、4、6各龄级时间后,个体数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该种群基本达到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