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17篇 |
2篇 | |
综合类 | 38篇 |
农作物 | 16篇 |
畜牧兽医 | 24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氟铝胁迫下茶树组培小苗的生长及其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茶树子叶柄诱导的无根小苗,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NaF,AlC13的MS培养基上培养,以探讨茶树富集氟、铝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中,NaF,AlC13对小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或毒害作用.小苗培养至50d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NaF培养的小苗生长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添加不同质量浓度AlCl3培养的小苗生长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初代培养未死亡的芽或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恢复生长.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大田栽培茶树的芽、茎、叶和只添加NaF1mmol/L培养基培养的小苗均出现了谱带41,42;添加AlCl3 3mmol/L的出现了谱带42,而添加AlCl3 3mmoUL,NaF1mmol/L与无氟、铝添加的均未出现谱带41,42. 相似文献
42.
43.
根据茶学专业特点及多年教学实践,构建了“课程实践+社团实践+校内外竞赛+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在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础上,拓宽实践途径和实践方式,通过组建学生社团、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茶艺大赛”“评茶大赛”“茶叶加工大赛”等各种专业竞赛,以及兴建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在此种实践教学模式下,茶学专业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以及专业的教学与发展,且该实践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茶学育人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同行和其他院校借鉴,为茶学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相关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筛选用于黄金芽叶色黄化分子机理研究的适宜材料,采用双层遮荫(平均光强约10βklx)、单层遮荫(平均光强约40βklx)和不遮荫3种光照强度处理黄金芽春梢,获得嫩绿色(H1W)、浅黄稍带绿色(H4W)、明黄色(Hs)3种新梢,同时以福鼎大白绿色新梢(CKf)为对照,选择芽下第二叶为材料,通过测定H2O2、O2-含量和组织化学定位、抗氧化物酶活性、光合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等叶片生理指标,观测叶绿体膜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的H2O2、O2-含量、Fv/Fm值和叶绿体膜系统情况与嫩绿色叶片H1W相近,处于未受逆境胁迫的生理状态;同时浅黄叶片H4W与明黄叶片Hs具有相似的黄化叶光合生理特性,两者在ΦPSⅡ、qP、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光响应曲线特征相似。由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所具有的上述生理特点,推测其是探究黄金芽茶树品种黄化分子机理必不可少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45.
添加硫酸铝对茶园土壤部分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每kg微酸性土壤(pH6.7)中添加500~2000mg的Al^3+,测定各处理pH值、交换性Ca、Mg及有效微量元素Cu、Fe、Mn、Z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Al^3+用量的增加,pH值降低,交换性Ca含量下降,交换性Mg含量增加;添加量为500~1500mg/kg范围时,每增加500mg/kg用量pH降幅分别为0.60、0.78、0.28,但当用量达到2000mg/kg时,pH值下降不明显,与添加量1500mg/kg的处理相比仅降低0.06,而此时有效微量元素Cu、Fe、Zn含量明显增加。从茶树对土壤化学环境的要求、不同添加量所产生的效应以及生产成本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测试土壤中以添加5001000mg/kg的Al^3+为宜。 相似文献
46.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又必须依靠教育。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总结介绍了上海水产大学、西北、山东、华南、南京农业大学几种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指出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效益和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导叶位置对双向竖井贯流泵水力性能与流态的影响,利用CFX14.5对6种导叶位置方案的双向竖井贯流泵在正向运转与反向运转时分别进行小流量工况(0.8Qdes)、设计流量工况与大流量工况(1.1Qdes)的定常计算,总计共36个工况。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泵装置外特性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对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水力性能与流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泵装置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良好,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泵装置正向运转时,在小流量下,泵装置效率随导叶位置S增加而下降,S=40 mm时的导叶水力损失最大;但是在设计流量与大流量下,泵装置效率随导叶位置S增加而上升,S=100 mm时的导叶水力损失最小。泵装置反向运转时,导叶位置对泵装置水力性能与流态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选择导叶位置S=100 mm作为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48.
为制备兔抗猪CD163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从猪PAMRNA中扩增CD163胞质外区部分基因SRCR4-5,克隆至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获得约50000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够被GST单抗所识别。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兔制备多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多抗血清效价可达10^5,流式检测发现可与Marc-145和PAM上的天然CD163分子相互作用。抗体阻断试验证明制备的多抗血清可以部分阻断PRRSV感染。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RRSV与受体一CDl63相互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11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的规模化猪场发生了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的现象,为确定其是否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所引发,我们利用PCR方法从死亡的新生仔猪脑组织中扩增PRV的gE基因,发现被检猪场均存在PRV野毒感染。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5个省14个猪场的病料中扩增的gE基因高度同源,与以往发表的相关序列比对显示,这些分离株均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病料接种Vero细胞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将命名为PRV HeN1分离株接种小鼠能够引起瘙痒、死亡等伪狂犬病症状,并且对小鼠的LD50(102.37TCID50)显著低于经典强毒PRV双城株(103.83TCID50)。此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 Bartha k61活疫苗免疫猪仅能诱导对HeN1分离株低水平的中和抗体,而HeN1分离株能够诱导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具有更强的交叉中和能力。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近期各猪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相似文献
50.
诸暨市在林业三定的基础上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权明晰工作,从形式上来分析采取的是顺延微调模式。坚持稳定、三权分离、生态优先、依法合规和稳妥发证原则,实施过程中以延长承包期为基准,以试点单位为先导,以业务培训为指导,以抄录公告为核心,分层次实施。整个方案实施完成后其总产权明晰率98.16%,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赶进度抢速度、工作粗糙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