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2篇 | |
综合类 | 33篇 |
农作物 | 7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组建成K(Ae.kotschyi)、V(Ae.ventricosa)型小麦恢复系表型轮回选择群体,对C0~C3不同轮选世代的育性及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对大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没有影响,符合可育:不育=1:1的分离比例。经过3次轮回选择,小麦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具有一定的选择效果,其中株高比对照降低3.3cm,穗粒数增加2.7粒,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2.
1982~1984年测定了小麦花粉传播距离和飘揚高度。结果表明:1.小麦花粉能够随风扩散到100米以远和3.5米以上的高度;2.小麦花粉的扩散量随距离和高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其中以距粉源60米以内各点下降幅度最大,60米至100米下降幅度很小。高度以1米内的花粉量最大。3米以上花粉量很小;3.分析不同距离、不同高度间的结实率(或捕粉量)差异显著性,初步明确60米为经济有效的空间隔离距离,8~3米为经济有效的屏障隔离高度;4.风向和风力对小麦花粉扩散的距离和高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设置隔离区的行向应该与当地小麦揚花期间的主要风向呈垂直方向;5.比较了捕粉法和盆栽实测法,二者相关密切(r=0.9884),证实了捕粉法可作为研究花粉隔离问题的简易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新型CHA-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个品种、2个时期、2个剂量的3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9403的杀雄效果及其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雌雄蕊分化期喷施0.75kg/hm^29403的不育率最高,为89.11%,其自然授粉结实率达77.28%;(2)9403的杀雄效果取决于品种和时期,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3)药隔期喷施9403比雌雄蕊分化期喷施的千粒重降低1.9~8.4g;0.75kg/hm^2处理比0.50kg/hm^2的株高降低3.7cm,差异显著;(4)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BAU95对9403反应敏感,不育率高;SN1861则相反。 相似文献
55.
甘肃沙尘暴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资料年代较长的75个地面气象站1960~2006年历年逐日沙尘暴资料,采用相关和小波分析方法,对沙尘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各季沙尘暴日数近47 a总体呈减少趋势,小波分析显现出各季沙尘暴日数都存在6 a和9 a准周期变化振荡,也分析了沙尘暴对甘肃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沙尘暴的监测预警和防御对策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56.
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变化及其区域气候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积雪的动态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是甘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关键区,其积雪的动态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祁连山积雪面积发生了变化,文中利用EOS/MODIS、NOAA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像元内积雪所占比例,分析祁连山积雪面积时间...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在光镜下观察了16个恢复系和22个保持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随体数目,结果表明,除烟1933—5外,其余保持系均具有1对随体(6B),恢复系均具有2对随体(1B和6B)。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K、V型保持系、恢复系及部分杂种的麦醇溶蛋白进行电泳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烟1933—5、山农辐63外,其余保持系均具有和黑麦相同的两条ω区带;除pH85—4外,其余恢复系均不具有上述生化标记。该生化标记在F1代稳定遗传,表现共显性;F2代分离群体中,不论恢复度高低,大多数单株具有该生化标记。麦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和细胞学观察相结合,可相互验证实验结果,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预测的有效手段,有可能提高转育不育系和选育恢复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