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含水率和地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3年5~10月在内蒙古阿荣旗进行大田玉米膜下滴灌试验,测定玉米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及成熟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研究覆膜(滴灌)和裸地对玉米田间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地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覆膜条件下0~60 cm层土壤含水率高于常规裸地,玉米蜡熟期两种处理田间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玉米生育期内0~20 cm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均高于播前土壤含水率,生育后期21~60 cm土壤含水率均低于播前土壤含水率。降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雨后土壤表层温度急剧下降,25 cm以下深层土壤温度下降相对缓慢;地膜覆盖对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增温效果明显,平均增温2℃左右,对玉米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灌浆期及玉米生育后期覆膜增温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卷盘式喷灌机应用配套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盘式喷灌机是一种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机械 ,1996年以来 ,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据统计 ,至 1998年底 ,国内已引进 15 0 0余台 ,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新疆、河南等省区。总体来说 ,卷盘式喷灌机具有喷洒均匀、节水节能、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对作物、地形适应性强等特点。 1997~ 1998年度 ,笔者曾在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协助进行卷盘式喷灌机的推广工作 ,期间走访了河北、山东、辽宁等地 ,就卷盘式喷灌机配套、运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并对其应用推广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总结。1 喷灌机与水泵的配套卷盘式喷灌机所需工作压力较高 (最…  相似文献   
14.
以可再生资源木质素磺酸钙(木钙)、聚乙烯醇(PVA)、硅溶胶为基料,采用311A最优设计,合成不同基料比例的PVA-木钙-硅溶胶复合型液态地膜原液。利用延流成膜法,将原液制备成风干片状膜,测试和分析不同基料膜的拉伸强度和透湿性。结果表明:1)聚乙烯醇对增强液态地膜拉伸强度起主要作用,聚乙烯醇与木钙、木钙与硅溶胶的交互作用对增强拉伸强度具有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基料添加量为:聚乙烯醇54.28~70.36g、硅溶胶6.67~12.83g、木钙11.90~41.63g时液态地膜力学性能较好。2)硅溶胶对降低液态地膜透湿性起主要作用,木钙和硅溶胶对降低液态地膜透湿性具有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基料添加量为:聚乙烯醇44.55~55.45g、硅溶胶10.91~19.09g、木钙43.78~50.62g时液态地膜透湿性较小。不同性能优化值范围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对不同性能的要求选择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15.
土壤棵间蒸发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的耗水量包括土壤棵间蒸发、植株蒸腾及组成作物自身组织所需的水量。其中,棵间蒸发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占总耗水的比例较大,且是无效耗水。研究棵间蒸发对于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棵间蒸发测定研究状况,分析了当前棵间蒸发的观测方法(主要是器测法)及其应用情况,探讨了影响棵间蒸发大小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井灌区农田地下水开采多,补给少,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问题,通过分析在北京市东南郊水资源试验区连续4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探讨了平原井灌区地下水埋深较大条件下(超过6 m)0~3 m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按春灌期,雨季和秋末~春初三个阶段分析了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分析表明,在土壤干旱时期,农田灌溉或降雨后,灌水和降雨(小于80 mm)主要补充于0~1m土层;雨季,当表层土壤水分得到一定补充,又遇较大次降水(100~150 mm)时,降雨主要被1.0~2.5 m层土壤所容纳,田面不会产生径流,同时地下水位回升幅度较大。研究认为,0~3 m层土壤对降水有很强的调蓄能力,雨季平均有85%的降水滞蓄其中。因此,在田间采取一定的拦蓄水措施,即使在遇到大暴雨(150~200 mm)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农田地表不产流或少产流、绝大部分降雨就地拦蓄入渗,增加土壤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太子河流域降水和产汇流特点,利用流域试点区观音阁水库枯季入库径流量、上游汛期降水量、汛末入库径流量和枯季降水量等实测系列资料,对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枯季径流BP预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可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雨养农业区,探讨了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状况在不同耕作深度(15cm和25cm)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耕作深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典型天气时土壤水分沿土壤剖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两种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在较大降雨后(15mm以上),深耕区土壤水分增加值比浅耕区多,连续干旱时深耕区比浅耕区土壤水分消耗更快.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深耕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比浅耕区大,在0~40cm深处相差3.04%,40~80cm 深处相差最高达到4.75%.这说明深耕更有利于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调蓄.生长状况指标差异不大,浅耕区略好于深耕区,产量为浅耕区略高于深耕区.  相似文献   
19.
作物生产水足迹可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真实用水量,为理清辽宁省玉米水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基于CROPWAT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992~2015年的玉米水足迹进行计算,分析了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在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条件下的差异和年际变化规律,对玉米主产区的生产水足迹进行了回归分析和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多年平均玉米水足迹总量为1.109m3·kg~(-1),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分别为47.4%、19.4%和33.2%;丰水年营口最大(1.10m3·kg~(-1))、铁岭最小(0.68m3·kg~(-1)),平水年丹东最大(2.03m~3·kg~(-1))、铁岭最小(0.69m3·kg~(-1)),干旱年型下大连最大(1.74m3·kg~(-1)),抚顺最小(0.75m3·kg~(-1));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绿水、蓝水(除锦州外)和灰水足迹大部分呈下降趋势,其中,沈阳、朝阳绿水足迹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0.12m3·kg~(-1)·10a~(-1)和0.13m~3·kg~(-1)·10a~(-1)。因此,在各水文年型下,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均以绿水为主,其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灰水占第二,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农业生产中需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差异显著,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策略,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可为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泵及水泵站教学的特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从水泵及水泵站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个性化教育、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并结合多年来水泵及水泵站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