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6篇
  38篇
综合类   5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稻谷固定床深层干燥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稻谷固定床深层间歇干燥过程中的加热和缓苏两个阶段建立了数学模型,用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运算程序。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不同粮食初始含水率和温度条件下,不同层厚处稻谷的含水率和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的研究意义、工作原理及特点,着重阐述了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永磁式缓速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稻谷固定床式深层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木反和通风板构建一台面积22.3m^2的固定床干燥机,采用燃油直接燃烧加热的方式对谷物进行干燥。在不同的热风温度、稻谷初始含水率及总厚度条件下,测定了稻谷干燥的均匀性、各层稻谷的温升曲线和干燥曲线,分析了干燥参数对干燥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沿层厚方向存在显著的温度梯度,干燥逐层进行。热风温度越高、总厚度越大,分层干燥现象越明显。在定风量的条件下,热风温度要对干燥的热量消耗无明显影响;总厚度增加、稻谷初含水率降低,干燥的热量消耗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农业机器人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机器人移动机构的类型,综述了当今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遗传神经网络在温室黄瓜霜霉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化、连续权重的训练中采用遗传算法的方法对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进行预测,并对其发生程度进行了拟合,计算值与实际值接近,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铂热电阻非平衡电桥测温原理出发,分析了雨花茶精揉机揉锅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在温度信号采集过程中引入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以Pt100铂热电阻和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软件非线性补偿方案,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简便有效,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就农用飞机作业的航线规划和边界算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增强导航系统的性能,有效提高飞机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前景展望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王玲  姬长英 《棉花学报》2006,18(2):124-128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棉花采摘与分级技术的现状,指出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更适合我国国情。针对采摘机器人的非结构化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有生命等技术特点,分析了采摘机器人在自主导航、目标识别与定位和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农业机器人采摘棉花的关键技术:一是自然环境下棉花的识别与分类。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是视觉领域的三个过程,现代数学领域的小波分析、分形几何、模糊与粗糙集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二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的设计。借助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完成棉花与铃壳的分离,实现末端执行器的自适应柔顺控制。随着智能领域的长足发展,采摘机器人代替人类采摘棉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变量施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除草剂的田间大面积均匀喷洒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作为精确农业关键技术的除草剂的变量施药能够精确地对准杂草喷洒除草剂,从而有效地减少除草剂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压力。文章介绍了基于颜色、形状、纹理、光谱、位置特征的计算机视觉杂草识别技术;给出了变量施药技术的概念和介绍了变量施药技术的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实施难点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位错理论出发导出了湿软土壤的剪切应力—剪切应变—时间关系。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成幂函数关系;与其本身可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相比的相对剪应力水平只与剪切位移有关而与剪切速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