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50篇
基础科学   237篇
  179篇
综合类   1493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873篇
园艺   337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蓉7优313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蓉7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31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等特点,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90058).  相似文献   
132.
采取南丰75个和衢州41个柑橘园土壤及叶片,对样品中铜和锰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丰和衢州柑橘园土壤有效铜均表现为过量。其中,南丰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3.00mg/kg,铜过量比例为85.3%;衢州土壤有效铜含量平均为3.68 mg/kg,铜过量比例为95.1%。南丰柑橘园土壤有效锰含量平均为7.41 mg/kg,缺乏比例为22.7%,适量比例为77.3%;衢州柑橘园土壤锰含量平均为7.21 mg/kg,缺乏比例为26.8%,适量比例为73.2%。南丰和衢州柑橘叶片铜含量均表现为过量。其中,南丰柑橘叶片铜含量平均为54.68mg/kg,过量比例为98.7%;衢州柑橘叶片铜含量平均为51.49mg/kg,过量比例为95.1%。南丰柑橘叶片锰含量平均为117.78 mg/kg,过量比例为78.7%;衢州柑橘叶片锰含量平均为99.79 mg/kg,过量比例仅为2.4%,其余均为适量。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采后急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对冷藏和模拟货架期砀山酥梨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虎皮病指数和果心褐变指数以及果皮色泽和果实内在品质(硬度、SSC和T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果实贮藏210d,20℃模拟货架9d,与缓慢降温处理相比,急速降温处理既能明显降低果实虎皮病和果心褐变的发病程度,又能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果柄干枯褐变程度,而且还保持了果实较高的SSC。急速降温处理还能降低模拟货架9d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但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皮颜色的亮度(L值)和TA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急速降温不会加重酥梨果实虎皮病和果心褐变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酥梨的缓慢降温贮藏改为急速降温贮藏,如果长期(210d左右)贮藏,建议货架时间低于9d。  相似文献   
134.
以芙蓉李为试材料,采用铺设反光膜和套袋,研究光照对芙蓉李树冠下部光照条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显著增强树冠下部光照,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而对果实大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无光条件下,芙蓉李果皮为黄色,果肉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光照是影响芙蓉李果皮和果肉花色苷积累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光照条件可有效提高芙蓉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5.
随着数字化改革步伐的推进,数字渔业逐渐成为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利用数字化改革最经典的V字模型,结合湖州市渔业发展现状和改革需求,从任务定义、任务拆解、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数源系统、业务协同流程、数据集成流程、业务集成、智能分析、流程监控和系统任务上线12个方面对数字渔业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数字化渔业系统和平台,带动养殖户“养好鱼、治好水、卖好鱼”,促进湖州渔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6.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得到埃及各界的充分重视和高度评价,认为其与埃及国家复兴计划相辅相成,互补性非常显著.在整个非洲大陆,埃及水产养殖产量虽独占鳌头,但生产效率及产能仍然落后,面对日益衰退的天然渔业资源以及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等系列重要挑战,埃及迫切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以期实现水产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6 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 扩增 16S rDNA 的 V3~V4 区,利用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 Alpha 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 6 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 16S rDNA 的 V3~V4 区进行扩增,共获得 2 139 086 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 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 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 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 6 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 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8.
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初级种子园中的5年生兴安落叶松幼树高生长资料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低强度选择下可以选出30%左右的优良家系,初步估算了用这些中选无性系组建1.5代种子园可带来的遗传增益,并提出了在大兴安岭地区组建落叶松1.5代种子园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9.
1对草业重视不够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著名系统工程理论家曾经从产业革命的高度,提出草业是21世纪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国务院也曾在批转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发展草业的要求,这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40.
家蚕可能通过取食漂移到桑叶上的玉米花粉从而受到转基因玉米中表达的Cry蛋白的影响。实验采用室内生物测试的方法评价了转cry1Abcry2Ab基因玉米GAB-3花粉对家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用在饲料中掺入蛋白的方式检测了转基因玉米中广泛使用的6种Cry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当桑叶上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对家蚕幼虫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达500粒·cm-2时,家蚕14 d存活率为0;以10粒·cm-2的GAB-3花粉饲喂家蚕幼虫7 d对其体重无显著不利影响,但延长饲喂时间或者当GAB-3花粉密度为50粒·cm-2时,家蚕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14 d或更长时间的家蚕体重均低于无花粉处理组。与非转基因对照处理组相比,低于100粒·cm-2的转基因玉米GAB-3花粉处理组家蚕的化蛹率、茧重、茧壳重和蛹重无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均会延长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GAB-3花粉对家蚕7 d的LC50为261.18粒·cm-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LC50下降。测试的6种Bt杀虫蛋白对家蚕的毒性依次为Cry1C>Cry1Fa>Cry1B>Cry2A>Cry1Ab>Cry1Ac。目前,在中国接近商业化的转基因玉米中多采用的Bt杀虫蛋白为Cry1Ab和Cry2A,二者对家蚕的毒性较低,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家蚕接触到的转基因玉米花粉密度较低,因此转Cry抗虫基因玉米对家蚕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