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82篇
综合类   1557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1249篇
园艺   386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了瘤背石磺亲体在不同温度、盐度下受精卵的孵化及不同开口饵料、不同附着基对浮游幼虫的培育和附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亲体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超过95%;在(27±1)℃、不换水条件下,5、10、15、20、25、30的各盐度组中,以15、20盐度组的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6.4%、95.8%;在盐度15、不换水条件下,(24±1)(、27±1)、(30±1)、(33±1)℃温度组,受精卵产出后至孵化出膜的时间分别需319、297、2862、78 h;采用自制孵化框漂浮式孵化,孵化率高达98%;不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金藻投喂组幼体成活率最高,为87.5%;不同附着基附着培养试验10 d后,悬浮球填料组的成活率最高,达90%,且个体整齐、生长速度快,而铺泥组为43%,不加附着基组仅38%。  相似文献   
152.
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制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MJ/kg饲料)的半精制史氏鲟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共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d。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以脂肪含量7.6%~9.6%的饲料为最佳,考虑到饲料成本,建议把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量设定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53.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模式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T6处理产量与之相当;T5、T4、T3处理产量提高,V1、V2、V3中T5和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9%、23.7%、23.8%和12.3%、14.1%、13.8%,T3处理分别提高7.8%、14.1%、7.6%,T5、T4、T3处理产量提高主要归因于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提高。与T2处理相比,T5、T4、T3、T6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上均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体均表现为T5>T4>T3>T6>T2,...  相似文献   
154.
基于声信号特征加权的设施养殖羊行为分类识别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西部地区正在发展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设施养羊业,通过监测羊舍内的声信号可以判别羊只的行为状态,从而为设施养羊的福利化水平评估提取基础依据。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模拟了人耳对语音的处理特点且抗噪音性强,被广泛用于畜禽发声信号的特征提取,但其没有考虑各个特征分量表征声信号的能力。该研究构建羊舍无线声音数据采集系统,采集20只羊在设施羊舍内的打斗、饥饿、咳嗽、啃咬和寻伴共5种行为下的声信号,并通过Audacity音频处理软件选出720个清晰且不重叠的声音样本数据。根据MFCC各分量对羊舍声信号表征能力,特征参数提取采用一种熵值加权的MFCC参数,再求其一、二阶差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优化的19维特征参数。通过对羊舍声信号的声谱图分析,设计了支持向量机二叉树识别模型,并对模型内的4个分类器参数进行网格化寻优测试,该识别模型对羊只5种行为下的声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用改进的特征参数与传统MFCC和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inear predictive cepstrum coefficient,LPC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参数对5种行为的识别率平均可达83.6%,分别高于MFCC和LPCC参数14.1%和26.8%,羊只打斗和咳嗽行为的声信号属于相似的短时爆发类声音,其识别率分别仅为80.6%和79.5%,啃咬声特征显著不易混淆,其查全率可达到为92.5%,改进特征参数更好的表征了羊舍声信号的特征,提高了羊只不同行为的识别率,为羊只健康和福利状况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研究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及碳排放指数间的内在响应关系及作用机理,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GM (1,1)预测模型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及碳排放指数进行灰色预测后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运用PVAR模型探讨三者间的响应关系。[结果] ①区域各要素间的耦合度高于协调度,耦合协调状态呈增长趋势,而区域内部则呈现自下游至上游的降低趋势。②土地利用强度对于产业发展于前两期呈正向冲击,产业发展对碳排放为滞后2期内的先负而后转正冲击的倒V型波动趋势,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脉冲响应。③三要素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发展路径,但产业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解释力高于土地利用强度对其的解释力,而随着期数的增加,二者对碳排放的影响趋势均呈现增长趋势。[结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的配置和保障不可或缺,而碳排放作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也不可忽视,探索三者间的响应关系,能够更好地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成熟期是烤烟需水次临界期。为明确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在烤烟成熟期进行土壤控水,研究烟叶碳氮代谢主要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亏缺(50%~60%田间持水量)致烟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土壤水分充足(80%~85%田间持水量)烟叶绿素含量高,烟叶成熟缓慢,且复水能缓解干旱胁迫导致的烟叶早衰;烟叶成熟期,湿润土壤(70%~85%田间持水量)烟叶硝酸还原酶、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较高,土壤干旱使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减弱,但复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重,且从拔节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16.7%,与常规施肥(基施)相比产量提高9.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相似文献   
158.
草莓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特别是在多年种植草莓的重茬地块,严重时可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世界范围内草莓主产区已报道的根腐病病原物达20种之多,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文章从草莓根腐病的分类与特点、发生与危害、根腐病病原物生物学、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草莓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并从化学、物理、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草莓根腐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最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该病防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以豇豆为材料,探索紫外线处理对鲜切菜品质的影响,并为我国鲜切蔬菜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紫外线照射鲜切菜不同时间(0,20,30,40,50,60min),并测定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真菌的菌落总数,以及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失质量率。结果表明,照射时间为30min,可有效控制鲜切豇豆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能有效杀灭(甚至彻底清除)大肠杆菌,对真菌、乳酸菌、肠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鲜切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保存最好,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60.
针对丘陵和山地开发便携式插秧机已成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课题。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手扶便携式插秧机,采用轻量化设计,无需其他动力源。同时,详细论述了该插秧机的工作原理,用SolidWorks Motion软件进行数字样机建模,并通过SolidWorks Motion仿真插件对手扶式插秧机进行运动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插秧机插秧深度为30cm,最佳牵引速度为0.73m/s,需要工作牵引力为26.57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