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4篇
  9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了NaCl和Na2SO4胁迫对玉米幼苗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NaCl作用下其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和Na2SO4胁迫相似,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剧。NaCl胁迫下增幅大于Na2SO4胁迫,表明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大于Na2SO4胁迫。  相似文献   
152.
沿海农区大棚冬草莓与鲜食糯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棚冬草莓-鲜食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该模式下草莓、鲜食糯玉米栽培管理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3.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秸秆还田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湿度,对表层(60 cm)以上湿度的影响最大。同时秸秆覆盖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加大,秸秆覆盖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加大,更好地保护了土壤的物理结构。秸秆还田量7500 kg/hm2处理与秸秆(麦秸)还田量6000 kg/hm2的处理对土壤的增效作用差别不大。秸秆覆盖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以600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小麦秸秆覆盖6000 kg/hm2为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相似文献   
154.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便进行苦瓜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不同部位的苦瓜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叶片的最适部位;研究了ISSR-PCR的退火温度,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ISSR-PCR的Mg2+、dNTPs、Taq酶、模板DNA以及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从苦瓜顶端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 OD260/OD280值在1.8~1.9之间,OD260/OD230值为2.0左右,对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主带清晰,降解较少,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效果较好。优化后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2.5 mmol/L MgCl2,250μmol/L dNTPs,10 ng模板DNA,0.75 U Taq酶,引物浓度0.7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引物UBC826最佳退火温度为53℃。该体系在多次重复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扩增结果。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改良CTAB法,最适合的部位为顶端嫩叶。  相似文献   
155.
以典型的南方平原河网——温瑞塘河为研究对象,对河网区39个监测点的DO、TN、NO3--N、NH4+-N、TP和COD含量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揭示了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体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温瑞塘河水质已经达到了劣Ⅴ类的程度,水体中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分别是国家Ⅴ类水标准的3.52倍和1.68倍。河网区水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空间上污染程度呈现出三级河道 > 二级河道 > 主河道 > 郊区湿地的分布特征;时间上水质指标的变化较为复杂,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大量降雨能够对河网区水体水质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主河道的污染程度随流向具有累加作用。水体中氮磷比处于适合藻类生长的比值,具有发生水华的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156.
孑遗植物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重要成分。通过调查浙江天目山以孑遗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了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种间相关性和生态位宽度,探讨树种间的相互关系及共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的种对仅占20.77%,55.85%以上的种对呈负相关关系;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体现空间分布上的排斥性;蓝果树Nyssa sinensis,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长寿命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与其他落叶树种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常绿树种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作为先锋树种,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在干扰后可与短寿命树种如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和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等一起侵入到裸地。当短寿命树种逐渐消退后,长寿命树种成为优势种,在群落演替上实现生态位互补;随着演替进程,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为具耐荫的常绿树种提供庇护场所,并长期处于群落超高层,在垂直空间上实现物种共存。图4表3参26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在北京翠湖构建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染水体,研究该人工湿地对pH、浊度、CODcr、TN、TP的去除作用。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来看,浊度、CODcr、TN和TP运行3月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659%、7.161%、25.583%和24.662%。结果表明,翠湖人工湿地处理的水体中pH随时间变化而有所降低,出水口pH值逐渐得到改善。翠湖人工湿地5个不同时间段(2009-6-3、2009-6-26、2009-7-9、2009-7-29、2009-8-17)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59%、62.562%、33.343%、6.616%、44.314%。翠湖人工湿地对CODcr的去除率随时间变化有较小波动,5个时间段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47%、4.716%、10.748%、9.370%、6.622%。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465%、27.669%、30.507%、33.177%、21.098%,TP平均去除率分别2.688%、49.790%、21.538%、13.580%、35.714%。  相似文献   
158.
湿地退化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退化湿地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湿地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投入巨大, 只有在对湿地退化进行评价, 确定湿地的退化程度, 充分认识其价值和潜力及对人类发展的支持作用的基础上, 恢复与重建工作才有意义。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湿地退化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内容, 提出湿地退化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湿地退化评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采用沸石、草炭、食用菌下脚料及液体土壤调节剂4种土壤改良介质按照一定重量比组合为5种配方对土壤进行施肥处理,通过测定处理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指标和苗木叶绿素含量,研究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苗木生理的影响,同时筛选出相对理想的处理配方。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土壤状况和苗木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促进作用,表现为土壤容重、pH值降低,孔隙度、有机质及水解氮含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以40%沸石+60%草炭处理的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0.
果品贮藏加工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是保证果树种植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对于促进果品加工业,乃至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对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对当前应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