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17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3篇 | |
综合类 | 69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15篇 |
畜牧兽医 | 31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安徽北亚热带处于我国整个北亚热带的经向中段,是我国南北物种扩散的通道。该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结构十分单调,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林分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地带性气候资源潜力和优势;而且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沟通南北物种交融的基础薄弱。笔者研究了恢复该区森林植被的策略,以构成多样化森林植被类型镶嵌的格局。 相似文献
43.
44.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江苏粳稻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主栽粳稻品种徐稻3号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携带Pi1、Pi2单基因和聚合双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接种结果相比,在携带Pi1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近30%,穗瘟抗性表现为中感或感的水平;在携带Pi2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40%以上,穗瘟抗性表现为中抗/中感水平;而聚合Pi1/Pi2的情况下,苗瘟抗性频率提高50%以上,穗瘟抗性达到高抗水平;苗瘟抗性和穗瘟抗性表现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汕优 6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施纯氮量( 0 kg/hm2、150.0 kg/hm2、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对扬两优 6号产量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以施纯氮225.0 kg/hm2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扬两优6号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益均高于汕优 63. 相似文献
46.
蛋鸡在进入夏季以后经常发生一种以持续性水样腹泻为特征的疾病,细菌学检查未发现有病原菌感染,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亦无明显效果,经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本病是由于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所致,采取下列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1998年10月,马来西亚发生了一种猪的神秘怪病,截止1999年5月,已造成100多人死亡,疫区内近100万头猪被扑杀,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1998年10月,马来西亚霹雳州几名养猪厂工人因患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些病人出现昏迷,并有一部分病人死亡。因病人症状同日本脑炎相似,所以最初被怀疑为日本脑炎。该病最早发生于1997年,马来西亚几名养猪场工人发病并有一人死亡。该病的发生在马来西亚国内引起严重恐慌,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对疫区内人群紧急免疫接种,并疏散居民,动用军队射杀疫区内生猪,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31个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特性、系谱组成、育种方法和推广应用的综合分析,阐明了扬稻系列品种(组合)选育的基本经验:
根据生产需求和发展形势,分析主客观条件,抓住主要矛盾,寻求切入点,确定“四稻并举、总体提高、重点突破”的育种策略,运用综合育种方法,不断推出适用品种。分析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系谱,骨干亲本集中。如常规籼稻基础亲本为BG90-2;杂交籼稻注重籼粳亚种优势利用,育成的恢复系中百分之八十融入广亲和材料02428的血缘。常规籼稻选育采用“搭梯上楼”的育种方法,以基础亲本为主干,融合优良性状,提高综合性能;籼型恢复系选育则采用优势叠加的方法,实行优势互补,完善品种性能。根据“个体看匀称、群体看协调、机能看熟相”的多年育种经验,在不同世代对茎系、叶系、穗系进行各有侧重的选择。建立定型品系的小群体(10m2)鉴定圃,构建选择群体,进行综合性状的评估鉴定,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对杂交籼稻组合的选育,建立两个程序:对恢复系进行严格鉴定筛选,主要性状超过主栽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进行大量测配鉴定,综合比较优势。对育成品种进行后续加工,利用剩余变异,改造种性缺陷。利用扬州与海南两个大跨度的生态区进行多世代适应性选择。
在品种推广应用中,组织多学科、多区域、多层次、多领域协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育、繁、推一体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实行跟踪服务,并注重信息反馈,着重抓了6方面工作:①多点示范,扩大应用范围。②配套技术同步进行,提高增产效益。③加强科普,提高技术普及率。④加强提纯复壮,提供优良种源。⑤建立产业链式开发技术体系。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