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8篇
  22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液质联用仪法测定生鲜乳中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5种β-内酰胺类药物在5~100 ng/m L的浓度范围内,其回归标准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2 3~0.999 8,回收率在65.6%~102.2%范围内,变异系数为3.45%~9.23%。本试验为大批量生鲜乳样品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文章旨在确定在不影响牛奶产量、牛奶成分、乳脂肪酸组成和牛奶感官质量的情况下,用不同水平甘油代替大麦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的影响。试验选择了40头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部分混合日粮中,粗甘油替代大麦的含量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0、6%、12%和18%。每天记录个体产奶量、采食量和挤奶频率,每周分析牛奶成分。对新鲜牛奶和贮藏7 d的牛奶样品进行感官分析。部分混合日粮的摄入量随甘油添加水平由0升高至12%,增加近1 kg,甘油由12%升高至18%,减少约1 kg。甘油水平由0升高至6%时,精料摄入量下降0.5 kg。随着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产量呈线性下降(P<0.05),而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P=0.08),导致能量校正乳水平随甘油水平的升高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其中6%甘油组产量最高,18%甘油组产量最低。蛋白质和乳糖产量随日粮中甘油比例的增加线性下降(P<0.05)。随着日粮甘油比例的增加,牛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的比例线性下降(P<0.05),而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比例大部分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甘油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可以在不影响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在泌乳中后期奶牛日粮中替代大麦的水平高达18%。但日粮甘油水平超过12%时可能会降低能量校正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3.
3.成虾养殖罗氏沼虾是一种适合于规模化养殖的大型淡水虾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进行推广养殖,而目.其养殖方式和技术也十分容易为养殖户所接受。由于养殖该品种需要有较高的投入,而能否化解高投入所带来的高风险,除取决于品种自身的竞争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这是获得高产和稳定的前提。(1)品种本身的竞争力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病害少、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点,使该虾足以与除对虾以外的其它经济虾类进行竞争,并保持一定的优势。虽然今后攻克了对虾病害后对虾养殖会复苏,有可能对罗氏…  相似文献   
104.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nensis),是我国和日本特有的淡水虾种。我国的青虾养殖业起步于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之后,青虾养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均以套养为主,发展速度仍较慢,直到八十年代末,青虾养殖才开始步入发展的盛期,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单产得到了技术的提高.养殖技术也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完善,使青虾的养殖风险随之降低,而养殖效益则逐年提高,1999年我国青虾的总产且约为30吨,其中人工养殖产量约占25%。青虾养殖业的崛起除了有市场因素的影响外,还…  相似文献   
105.
一、罗氏沼虾苗种罗氏沼虾育苗生产在经历了1999年市场低迷的考验之后,预期在今年的3月初一4月底,广东、广西和华东地区虾苗售价将出现适度的反弹,支撑价位因地区差别而有所不同,虾苗最高价将比去年同期高出50%。上述推断的主要依据为:1999年罗氏沼虾养殖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利润率高达1000-3500元/亩,因而养虾者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各地的养殖面积和规模将继续扩大,最高增幅将达20%以上,其中新开挖的虾池大量进场对带动虾苗销量的抬升和价格的上扬将十分有利。在此利好消息的鼓舞下,原有的育苗场已作好…  相似文献   
106.
育71-1桑树春季推迟剪梢防止晚霜冻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育71-1桑品种春季发芽早,且产叶量高。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丰市即开始推广,迄今已普及。新丰、三龙两镇现有桑园10500亩,其中育71-1品种占80%以上。根据大丰市的气候特点,自2001年以来每隔3~5年的四月份总会遇到晚霜的侵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培养基投放对池塘表层底泥磷形态及底栖饵料生物培育效果的影响,为新型培养基在池塘生态健康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池塘中按不同比例[4.50×103(处理1)、1.35×104(处理2)、6.75×104(处理3)kg/ha]投放培养基,以不投放培养基为对照,每处理设2个平衡.分别于春、夏、秋三季,每季度采集池塘表层底泥两次,测定不同磷形态含量;每月采集底栖饵料生物一次,统计其生物量.[结果]投放培养基后,池塘底栖水蚯蚓的数量密度随培养基投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摇蚊幼虫的生物量表现为:处理2(12.82 g/m2)>处理1(10.77 g/m2)>处理3(10.02 g/m2)>对照(8.19 g/m2),其中处理1、2、3分别比对照高20.85%、43.90%和12.50%.池塘表层底泥中总磷(TP)、无机磷(IP)、钙结合态磷(Ca-P)、铝吸附态磷和(Al-P)及弱吸附态磷(Labile-P)含量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对照,即与培养基投放量呈正相关;各培养基投放处理组Labile-P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Fe-P、Al-P和Ca-P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Labile-P与Fe-P的平均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7.00%和31.00%左右.[结论]在池塘中投放培养基可有效提高底栖饵料生物的生物量,其对池塘表层底泥不同磷形态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增加Labile-P和Fe-P的含量,尤其是Fe-P的增加有利于摇蚊幼虫培育,更好地为虾蟹类池塘养殖提供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08.
在张广才岭西部典型低山丘陵次生林区,按坡位、坡向差异对等设置36块样地,采集1 m深度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研究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与物理保护因子(黏粒、团聚体)的关系,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量化各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范围为8.9~31.3 kg/m。土壤有机碳的表聚特征明显,平均而言腐殖质层(A1层)集中了全剖面总有机碳的55.2%。坡位和坡向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下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83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67倍, 阴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37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17倍。坡度对上、下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无显著影响。排除坡位和坡积埋藏层等影响因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与黏粒、团聚体均无显著相关性,因此黏粒保护和团聚体保护并非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控制因子。逐步回归显示,坡位是土壤有机碳数量分异的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A1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57.4%与1 m剖面有机碳空间变异的63.2%, 下层土壤埋藏层则是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沉积层(B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63.4%, 黏粒和团聚体作为公认的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因子,却因贡献较小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被剔除。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森林土壤碳储量准确估算和碳汇林立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塑料是当前现代化生产中最基本的一种材料,与钢铁、水泥、木材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材料领域中的四大支柱,拥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塑料模具的激光精密修复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对塑料模具激光精密修复技术中的激光焊接精密修复技术和激光熔覆精密修复技术分别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单位的塑料模具修复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山药,又名土薯、大薯、薯药等.山药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疗价值.就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育种及引种、种类及在中国的分布、种质的鉴别及鉴定、成份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综述性的概述,以便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