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2篇
  57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51.
周敏  周涛  徐倩  卢蕊  刘明稀  胡龙兴 《草地学报》2023,31(3):676-687
TALE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千穗谷(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1个TALE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千穗谷TALE家族蛋白分为BELL和KNOX两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中的AhTALEs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也具有类似的结构域。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都表明AhTALEs蛋白由螺旋-角-螺旋的结构构成。此外,对千穗谷与其他物种的TALE基因共线性关系、组织表达特性和AhTALEs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不同AhTALEs亚家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并且发现启动子区包含大量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响应元件,这为AhTALE家族的进化分析提供了依据。qRT-PCR分析发现AhTALEs基因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表明AhTALEs基因能够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应答。本研究为开展千穗谷中TALE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52.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覆土层厚度动态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揭示动态沉降过程中土层厚度及其变化情况对合理确定覆土层厚度,科学评价复垦土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试验,结合探地雷达数据,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进行信号处理,根据希尔伯特谱确定覆土层所在的时域范围;提取由HHT获取的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的时间-瞬时频率信息,建立IMF2分量与相对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进而获取覆土层厚度;将所建立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应用于时间序列上的覆土层厚度的探测之中,实现覆土层厚度的动态探测。研究结果表明:覆土层下沉会引起层状介质之间的介电常数差异,进而导致分界面处的振幅变化;瞬时频率平均值与相对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其利用多项式回归的建模决定系数R2达到0.887 0;综合考虑时域下的振幅与瞬时频率变化的联合时频分析可有效探测覆土层厚度,随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探测精度整体略有下降,探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5%。  相似文献   
453.
为探究龙门山断裂带工程堆积体典型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侵蚀产沙和水动力的时间变化特征,并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的生态修复措施,该研究以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2号横洞弃渣场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区典型的生态修复植物(苜蓿(Medicago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生态修复材料(羊粪、PVAc(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进行交互搭配,利用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径流含沙量和水动力学参数(径流流态、径流流速、径流阻力系数和径流功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呈前期波动变化,后期逐渐稳定的趋势;径流流态始终处于紊流状态,径流流速、径流功率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于稳定的趋势,径流阻力系数则呈逐渐减小-趋于稳定的趋势;2)各生态修复措施在放水冲刷试验初始阶段的减沙效应最大,且苜蓿、燕麦、燕麦+PVAc和刺槐+苜蓿+羊粪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径流阻力系数,降低径流流速和径流功率(P≤0.05);3)在工程堆积体生态修复1~2 a后,草本层的水土保持效果最优,乔木的保土效应难以得到有效体现,羊粪和PVAc等的添加并不能发挥有效的增幅效果。该研究区工程堆积体在生态修复初期宜采用黄壤+紫苜蓿、黄壤+燕麦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54.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措施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太子参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2021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施单层复合肥(T1)、施单层有机肥+复合肥(T2)、施双层复合肥(T3)、施双层有机肥+复合肥(T4)]处理太子参的药材产量、生物总量、单株块根数、块根单重、块根长度及块根最大直径的变化,太子参药材优形指数和等级得率,折干率、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进而分析双层施肥技术对太子参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措施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T2和T4对太子参生物总量(23.1 g/株、24.7 g/株)、折干率(37.7%、38.9%)和浸出物(37.1%、37.7%)影响显著,分别较T1和T3的生物总量显著提高17.9%、9.5%和26.0%、17.1%,折干率显著提高7.4%、6.5%和10.8%、9.9%,浸出物显著提高5.7%、5.1%和7.4%、6.8%;...  相似文献   
455.
青恋1号是以W44-3-1-16-7为母本,以KG52-2-5-2-6-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幼果有深绿果肩,果实完全成熟后为粉红色,单果质量120~150 g。糖酸比9.0,VC含量25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番茄红素含量52.0 mg·kg-1,含有ty-3a基因,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耐运输。每667 m2前期产量1 700 kg左右,总产量5 300 kg左右,适合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早春及越冬种植。  相似文献   
456.
本研究旨在揭示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牛乳代谢组分的影响,从乳汁代谢物的角度阐述酵母硒的生物学功能。选择20头健康荷斯坦妊娠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预产期前21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g/kg DM酵母硒,分娩当天停止添加。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采集2组奶牛的乳汁,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乳汁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倍数)方法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乳汁中代谢物的差异性;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补饲酵母硒后,分娩当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L-苯丙氨酸、α-乳糖、半乳糖-1-磷酸及磷酸羟基丙酮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显著上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拓扑分析的影响值(Impact值)>0.1且P<0.05];分娩第21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白三烯A4...  相似文献   
457.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产物,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将"4T"技术创新地引入高密度水产养殖业,可解决因高密度养殖带来的水产品质下降的问题,保障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效。在水产养殖行业内,提出了在数据库相互备份的基础上编译相关计算程序。在计算程序的辅助下,采用包括核技术在内的新型灭菌技术,基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IT信息技术、以蛋白质和基因为代表的BT生物技术、以核反应堆和辐射源为代表的NT核技术、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代表的DT数字技术的"4T"融合,形成了一套智能化运行立体网络控制与管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现代智慧渔业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转变需求。  相似文献   
458.
【目的】鉴定水稻颖壳类病斑突变体,并进行基因定位,为基因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野生型材料LR005和经EMS诱变得到的颖壳类病斑突变体glmm1(glume lesion mimics mutant 1)进行农艺性状分析、扫描电镜分析、DAB染色和全硅含量测定。glmm1与广亲和材料L422杂交获得的F2群体用于遗传分析,利用图位克隆和BSA-seq方法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突变体glmm1在抽穗10 d后颖壳和叶片逐渐出现褐色斑点,成熟后颖壳完全呈现褐色。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都极显著降低。DAB染色表明glmm1颖壳和叶片的活性氧含量增多;扫描电镜显示突变体颖壳和叶片表面硅质细胞皱缩。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glmm1的颖壳类病斑表型受到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glmm1与L422的F2分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和BSA-seq等策略将glmm1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上68 kb的区间内。该区间内有10个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区间仅有一个SNP位点,位于基因Lsi1(LOC_Os02g51110)的第5个外显子上,导致第238位氨...  相似文献   
459.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0.
周涛  卢蕊  刘宁芳  徐倩  胡龙兴 《草地学报》2023,(8):2369-2376
种质资源的评价是牧草遗传改良和优异性状利用的基础。牧草产量和品质是决定老鸦谷(Amaranthus cruentus)种质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83份不同来源的老鸦谷种质为材料,对其牧草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3份老鸦谷种质的牧草产量及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单株鲜草产量在127.2~1 878.6 g之间,粗蛋白含量在9.09%~21.21%之间,粗脂肪含量在0.67%~3.72%之间,相对饲喂价值在96.58~224.40之间。聚类分析将83份种质聚为四类,分别为低产优质种质4份、中产高蛋白种质15份、高产品质较差种质15份、低产品质较差种质49份。主成分分析表明,牧草产量因子、品质因子和综合因子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22%。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3份优质种质和22份良种种质。供试老鸦谷牧草产量与品质性状遗传变异丰富,本研究可为饲用老鸦谷的开发利用和育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