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加快新疆杏资源的分类优选.[方法]对35份新疆杏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品质类型的杏资源进行聚类和类型评价.[结果]杏果实的11个品质性状除了可食率均存在15;以上的变异系数,其中糖酸比最大,总酸次之;单果质量与果实大小、杏核大小、核仁大小、果肉厚、核壳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将35个杏品种依据11个品质指标聚为五类.[结论]明确了35份新疆杏的品质类型和初步的加工用途,为新疆杏品种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加工品种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新疆不同品种葡萄及葡萄干白藜芦醇含量进行HPLC测定,研究不同品种葡萄制干前后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V/V),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6 nm.测定了40个品种葡萄及53个品种葡萄干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3.80 min,平均回收率为103.2;,最低检出限为0.8 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的40个品种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4.406μg/g,最高9.041μg/g,最低2.680 μg/g.53个品种葡萄干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3.569 μg/g.最高6.295 μg/g;最低1.594 μg/g.[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及灵敏度,适用于葡萄及葡萄干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83.
NaCl胁迫对葡萄幼苗根际pH值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隔层根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pH值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的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NaCl处理下,葡萄幼苗根际土壤pH均低于非根际土,各层土壤的pH随盐胁迫程度加深而增高;水溶性K+在根际含量较低,水溶性Na+ 和Ca2+在根际富集。非盐渍条件下,葡萄幼苗根际碱解氮增高,而在盐胁迫下下降。在4 g/kg NaCl胁迫下,葡萄根际有效磷降低,其它处理下升高;而水溶性Mg2+ 则相反。试验结果还表明,Na+的存在阻碍了根系对多种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影响了葡萄的正常生理活动,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葡萄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能力。在Na+的作用下,K+、Ca2+、Mg2+的迁移和吸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各层土壤中的几种离子的含量均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叶面施用植物源营养液配合叶幕形整形方式,对梅鹿辄葡萄叶幕微气候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篱壁式叶幕、V形叶幕配合使用植物源发酵叶面肥及不使用4个试验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测定果际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果实转色期测定叶幕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PAR)日变化规律及叶片质量和光合指标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测定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结论】V形叶幕型提高了梅鹿辄葡萄叶幕群体受光指数,提高浆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果际日温差;改善了叶片质量和光合能力;果穗更为松散,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喷施植物源营养液能提高梅鹿辄葡萄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了叶片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85.
以‘赤霞珠’嫁接苗和自根苗果实为试材,用Trizol法,对果皮和果肉RNA进行提取和纯化,利用RT-PCR技术对果实隐色花色素还原酶(LAR)转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BB’‘SO4’和‘101-14MG’均增加了‘赤霞珠’葡萄枝条N素质量分数,‘SO4’增加了P素质量分数,‘101-14MG’增加了K素质量分数;‘5BB’和‘SO4’增大了‘赤霞珠’葡萄果粒,‘5BB’使‘赤霞珠’葡萄提前8d转色,‘SO4’拉长了果蒂长度,增加了果穗松散度;在整个‘赤霞珠’果实发育期,各处理果实隐色花色素还原酶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01-14MG’和‘SO4’嫁接‘赤霞珠’果实LAR活性始终大于‘赤霞珠’自根苗果实,‘101-14MG’嫁接‘赤霞珠’果实LAR活性最强;果皮和果肉中LAR相对表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果肉中LAR相对表达量极小,果皮中LAR表达量显著高于果肉,‘101-14MG’和‘SO4’嫁接‘赤霞珠’果皮和果肉中LAR相对表达量均大于‘赤霞珠’自根苗和‘5BB’嫁接‘赤霞珠’,其中‘101-14MG’嫁接苗显著大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86.
不同砧木对无核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出提高无核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良砧木,为葡萄果实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嫁接的4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和自根苗为试材,利用HPLC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影响,及二者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为辅。砧木嫁接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5BB、5C、101-14MG和SO4嫁接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其中101-14MG嫁接苗可溶性糖与自根苗比最大提高了14.67%,促进作用最明显。而贝达和188-08不利于提高果实内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各砧木嫁接苗果实蔗糖转化酶(AI和NI)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中期(花后75 d)酶活性达到峰值;而蔗糖合成酶整体呈上升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与自根苗相比,7个砧木中101-14MG更利于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AI和SS-c活性,SO4更利于提高其SS-c和SPS活性,嫁接苗果实内糖组分含量与AI、SPS和SS-s活性相关性较大,其共同作用影响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其中SS-s对糖分的积累贡献最大。【结论】7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中,SO4、101-14MG、5BB和5C嫁接均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其中101-14MG表现最佳。克瑞森无核嫁接苗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AI、SPS和SS-s活性共同调控的结果,其中SS-s是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糖积累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新疆骏枣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及不同农艺调控效果,为生产上利用木质化枣吊实现骏枣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不同类型枣吊物候期、生长量、坐果及果实品质,研究木质化枣吊的发育特性;分析不同农艺措施对木质化枣吊枣果品质的影响,提出最佳调控措施。【结果】木质化枣吊比脱落性枣吊的花期持续时间长12 d左右,生长发育期长20 d左右、果实成熟期晚15 d左右。骏枣木质化枣吊的生长量、果吊比等指标显著高于脱落性枣吊。不同农艺措施对枣吊、叶片、枣果品质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枣头重摘心、叶面喷施尿素和KH2PO4均能显著促进木质化枣吊的生长和提高单果重,其中叶面喷施KH2PO4能明显改善品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叶面喷施CCC可以显著增大叶片宽度和枣吊粗度,叶面喷施ABA抑制了枣吊的正常发育且降低了枣果品质,而叶面喷施GA3可促进枣吊发育,提高单果重,但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相比脱落性枣吊,骏枣木质化枣吊发育时间长,生长量大,坐果能力强。骏枣利用木质化枣吊坐果,能增大果个且枣果品质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枣头重摘心和叶面喷施KH2PO4可以促进枣吊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8.
前段时间本人在浏览网站时,无意之中看到了这样一段信息,“河南省流传着关于良种补贴的顺口溜:权力、权力.有权就有利:良补、良补,送钱就给补。想挣钱,找项目;啥项目,良种补。县长补,局长补,补来补去都进入个人小金库。”笔者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89.
田间斜纹夜蛾成虫饲毒后垂直传毒对其后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TDM模型研究田间斜纹夜蛾成虫当代饲毒后,对子代种群的毒力。[方法]在田间以3种浓度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斜纹夜蛾成虫,分析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致死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结果表明,子1代斜纹夜蛾从孵化开始,第5天日死亡率最高,且随着病毒浓度的升高,LT50值减小,在稀释浓度为200倍时,LT50值为8.9928,在稀释浓度为50倍时,LT50值为6.4256。[结论]病毒虫瘟1号对斜纹夜蛾成虫当代饲毒后,对子代也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0.
由河南省南阳地区患“怪叫病”黄牛脑组织分离鉴定了5株狂犬病病毒,建立了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夹心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夹心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微量免疫酶试验.应用所建立的方法,结合小鼠中和试验,对疫区牛、马、猪、羊、犬、猫、鸡、鼠和蝙蝠9种动物的113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阳性率达12.65%,其中疫点内牛、猪、犬、猫和鼠的阳性率更高,为20%左右.根据动物群中较高阳性率,亦即隐性感染动物的存在,提出了南阳地区黄牛狂大病除因疯犬或带毒犬咬伤所致者外,可能还有因其他动物如鼠等咬伤甚至非咬伤感染途径的存在.在确定病性以及上述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了以管(制)、免(疫)、灭(扑杀)为中心的综合防制措施,经3年的工作,收到了明显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