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7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林业   1985篇
农学   1174篇
基础科学   1451篇
  1175篇
综合类   8497篇
农作物   1157篇
水产渔业   949篇
畜牧兽医   4641篇
园艺   1587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64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959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933篇
  2005年   855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93篇
  1993年   462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417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野生矮牡丹被认为是现代栽培牡丹品种重要的祖先种之一,开展矮牡丹在内的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p DNA)特征分析对阐明牡丹系统进化、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在矮牡丹叶绿体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从NCBI数据库下载凤丹牡丹、大花黄牡丹、滇牡丹、川赤芍和草芍药的cp DNA数据,利用Geneious 8. 0、EMBOSS 6. 4. 0等软件,对芍药属6个种的cp DN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矮牡丹cp DNA序列共152 628 bp,共有112个基因,使用25 988个密码子,编码蛋白78个;有19个基因(包括4个rRNA、7个tRNA、8个蛋白编码基因)在IR(反向重复)区重复。共搜索到143个SSR位点,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位点最多,为116个(占81. 12%),没有六核苷酸重复基序。尽管芍药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不同种间IR和LSC(大单拷贝区)的边界位置仍有一定变化,凤丹牡丹LSC/IR的rpl2基因有718 bp延伸至LSC区域,而其他种的rpl2基因均完整地位于IR区。【结论】从基因组大小和基因内容来看,芍药属cp DNA高度保守;草芍药与滇牡丹cp DNA最大,为152 698 bp;凤丹牡丹cp DNA最小,为152 153bp。矮牡丹cp DNA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A/T碱基,SSRs位点的碱基组成也偏好使用A/T碱基,143个SSRs位点中,A/T组成的位点有134个;矮牡丹cp DNA SSRs分布具有不均匀性,14个SSR位点位于IR区段,103个位于LSC区段,26个位于SSC区段。IR边界分析显示,芍药属LSC/IRb的边界变化是IR区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芍药属植物的系统进化与栽培起源等研究提供支持,对芍药属植物分子标记开发及优良品种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2.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雨季明显,是我国竹类植物的主产省区之一,也是竹类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为探明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现状,文章结合《中国竹类图志》《中国植物志》《贵州植物志》及竹类植物研究者统计的贵州省竹种资源,确认了贵州省分布的竹类植物有19属、76种、3变种、6变型,共85种(不包括引种)。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竹资源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43.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相似文献   
944.
在利用便携式木材绞盘机进行木材生产试验过程中,发现卷筒离合器在分离与接合过程中易出现卡阻现象,从而影响集材生产效率。在对牙嵌式离合器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卡阻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olid Works的建模分析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孔旋转圆柱式卷筒离合器,该方法有效缩短了新型卷筒离合器的设计周期。新型卷筒离合器采用圆柱销与圆孔的嵌合,代替牙嵌式离合器牙嵌轴与牙嵌套的嵌合,同等试验条件下,旋转柱销式卷筒离合器平均分离时间分别比柱销式卷筒离合器节省3.71 s、比牙嵌式卷筒离合器节省8 s,改善了便携式木材绞盘机卡阻后离合器分离困难的现象,节约了离合器分离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便携式木材绞盘机在集材作业中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45.
苹果梨萝卜复合果冻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苹果梨、萝卜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苹果梨萝卜复合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为50%苹果梨和萝卜混合汁、18%白砂糖、0.25%柠檬酸、5%明胶时,研制出的苹果梨萝卜复合果冻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宜。  相似文献   
946.
CO2与养分交互作用对番茄幼苗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合作9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及养分供应强度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并对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等主要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定量分析了番茄幼苗株高与茎粗的关系。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株高与茎粗表现为对数函数关系;CO2在促进株高增加的同时也促进番茄幼苗茎粗的生长,而且在1/2山崎番茄营养液处理中,能增加番茄幼苗株高与茎粗的比值,在1/4、1/8、1/16山崎番茄营养液中CO2则进一步降低株高与茎粗的比值,说明CO2施肥要结合高强度肥料供应才能育出健壮的番茄苗。  相似文献   
947.
为促进农村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k-近邻算法、决策树算法和逻辑回归算法的kDT-LR融合模型,动态地为集成中的每个学习器分配有效能力,并根据CGSS2017家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村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客户识别模型。结果表明,k-DT-LR融合模型算法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0.024%,召回率达到91.402%,能够精确地识别出农村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948.
湖南省水稻区自2008年开始尝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来,专业化统防统治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通过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农药配药方案、防治实施模式等问题的合理性进行反复多次的试验和摸索,发现专业化统防统治相对于传统农药防治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化学农药使用成本市场化、运作模式市场化、风险控制市场化。选择合适的专业化防治模式及合理选择农药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推动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并按照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模式针对水稻主要虫害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49.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养殖产量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等难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水产养殖及尾水治理现状、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展建议等方面,对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0.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研究农田土壤有效态Co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Co含量平均值为12.58 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11.2 mg/kg,变异系数为13.59%;土壤有效态Co含量为0.05~0.80 mg/kg,平均值为0.26 mg/kg,变异系数为81.63%;土壤Co活化率平均值为2.17%,变异系数为94.24%。(2)在土壤全Co含量变异较小的情况下,土壤有效态Co和土壤Co的活化率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均以指数模型拟合更优;回归分析表明,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活化率的主要因素,说明研究区内土壤酸化直接导致土壤有效态Co含量增加。(3)全Co含量在不同的经济功能区和不同的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的活化率在菜地区极显著地高于化工区和印染造纸区;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的活化率以南部湖荡区较高,南部湖荡区土壤有效态Co极显著地高于中部平原区。(4)土壤有效态Co含量及Co的活化率在土壤剖面上均以表层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