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0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林业   1722篇
农学   1004篇
基础科学   1190篇
  1085篇
综合类   7169篇
农作物   993篇
水产渔业   782篇
畜牧兽医   4004篇
园艺   1359篇
植物保护   44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935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894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782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412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在盐胁迫下对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种植为试验手段,在8 g/kg的盐分质量比下,设置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质量比为0(CK),1(G1),3(G3),5(G5)和7(G7)g/kg等5种施加梯度处理,分析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盐碱地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明显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长,添加该菌菌剂处理的株高增加2.67%~17.20%,叶面积指数增加9.10%~34.80%;(2)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地下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地上部分,处理G1,G3,G5,G7的根冠比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28.53%,39.23%,15.91%,25.66%;(3)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能提高产量,与CK相比,处理G1,G3,G5,G7的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49%,15.35%,8.41%,4.57%;(4)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施加该菌菌剂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94~31.06 kg/(hm2·mm),与对照相比增幅为9.00%~25.67%;(5)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土壤剖面固氮保水具有促进作用.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了21.70%~30.40%,较处理CK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量明显降低.加菌剂处理后的土壤水分散失较少.综合各指标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为3 g/kg时对于盐胁迫环境下冬小麦的种植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3.
我国食用菌菌渣产生量巨大,并具有庞大的园艺基质市场需求,菌渣基质化利用意义重大。菌渣因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丰富的养分,具有极好的基质化利用潜力,但目前基质化应用依然不多。针对此现状,总结归纳了菌渣基质化利用的主要问题,包括:菌渣理化性状变异大,一致化调控技术研究薄弱;菌渣电导率普遍较高,而高效降盐技术缺乏;现有的菌渣基质化利用主要是通过腐熟发酵后复配,未能充分发挥菌渣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菌渣基质化利用策略,以期为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基质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海区不同养殖品系海带与长海带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longissirn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系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对它们相应的亲本孢子体进行RAPD分析,30个随机引物共得到18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6个,占41%。利用UPGMA对同工酶及RAPD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海区养殖海带的不同品系或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大,而“烟杂1号”与长海带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同工酶和RAPD图谱的结果推测,“烟杂1号”是一个新的杂交种,其母本可能是“荣杂1号”,而父本可能是长海带。  相似文献   
995.
畜禽疾病的诊断实质上是对发病原因的探索,疾病的诊断过程是通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眼观病变等情况收集全面客观的资料并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初步诊断,或者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疾病得到控制,证明诊断是正确的。如疾病得不到控制,则应进一步调查研究,再次提出初步诊断,或再次进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防治,直到确诊为止。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文以高密度纤维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探究雕刻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在该试验水平范围内最优雕刻工艺参数:主轴转速为24000 r·min-1,路径间距为0.20 mm,加工速度为6000 mm·min-1.为数控雕刻在高密度纤维板上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氮、磷、铁、碳、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NaNO3 60mg/L,KH2PO4 4mg/L,FeC6H5O7 0.5mg/L,NaHCO3 1.0g/L,维生素B1 150μg/L,维生素B12 200 ng/L.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培养基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的优势.应用微生物流加技术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类易溶于水却无法被人类和动物胃肠道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对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基于其水合作用和持油性等理化特性、抗氧化性、糖脂代谢和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生物学功能而在人类医学、食品以及畜禽饲料领域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文就可溶性膳食纤维定义、理化特性、制备工艺、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翘嘴红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鱼骨)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性鱼类,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在翘嘴红鲌鱼种培育池中套养花(鱼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