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Z913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新二S与矮紫S(1892S/紫恢100)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异交率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阐述了Z913S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包括育性表现、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稻米品质,分析了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2.
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基因工程 ,将玉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基因导入水稻品种“Kitaake” ,获得高表达的转pepc基因水稻 ,系统选育后 ,获得第 7代稳定种质。转pepc基因水稻的PEPC活性比原种高 2 4倍 ,净光合速率比原种高 5 0 %。以第 7代稳定转基因材料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4S”、“2 9130S”、“70 0 1S”以及恢复系“5 12 9”、“Y910 7”、“H9195”、“双九A”和“437”进行杂交 ,获得 80 5株后代材料 ,并从中鉴定出 47株高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这些植株的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均高于母本 ,且Pn与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66 0 。证明通过基因工程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 ,可将转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近年来温度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研究结果 ,归类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低温条件下育性的变化及其育性转换对温度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分析了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秧龄 (x1 )、密度 (x2 )和施纯氮量 (x3)对两系杂交中籼 2 3 0 1S/H70 5 8产量的影响 ,建立起数学回归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 ,提出在合肥地区该组合夺取高产的农艺措施为秧龄 3 4~ 3 8d ,栽插密度 2 1~ 2 3 .4万穴 /hm2 ,施纯氮量 175 .5~ 2 0 7kg/hm2 。  相似文献   
46.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承担建设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是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园区自2001年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较强的科技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这一区域科技创新、示范、交易、培训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平台,在为黑龙江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对园区的主要做法、进展成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48.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因其对目标基因的快速准确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有效工具.本研究以回交转育为基础,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在保持光敏核不育系3418S原有优良性状和稳定育性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3418S.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418S的  相似文献   
49.
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