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6篇
  27篇
综合类   224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为研究菠萝蜜果肉类胡萝卜素分析方法、分析呈色组分,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组分,通过比较不同色泽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物质差异,鉴定呈色组分。结果表明,用含0.01%BHT的正己烷∶丙酮∶无水乙醇(2∶1∶1,V/V/V)作为提取液,结合超声震荡、皂化脱脂等步骤,能有效提取菠萝蜜果肉中总类胡萝卜素。组分分析采用YMC carotenoid column C30(4.6×250 mm)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PDA)在450 nm波长下,检测出16种不同的类胡萝卜素组分。定量结果表明,β-柠乌素是红色果肉的呈色组分,紫黄质是黄肉果肉主要的呈色组分。差异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代谢关联,即紫黄质合成前体的裂解反应及下游异构化反应是造成果肉色泽差异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92.
基于机器视觉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行走目标直线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视觉导航,提出基于改进Hough变换(HT)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行走目标直线检测算法.通过改进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方法,提高了阈值分割的速度;对二值图像通过行扫描和列扫描,确定了行走目标直线的终点位置以及直线方向上的候选点;以候选点为点集,利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和直线终点位置确定了待检测直线上已知一点;利用改进HT完成直线检测,与传统的HT相比,将二元映射转换为一元映射,加快了算法速度、减少了空间占用和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经过对多幅图片的处理,证明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直线参数,且处理时间在100 ms左右.  相似文献   
93.
cry1Ab 基因在转基因"克螟稻"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及表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不同世代的转基因“克螟稻”后代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ry1Ab基因在不同世代间的遗传稳定性及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ry1Ab基因在“克螟稻”后代中不仅能通过有性世代稳定传递而且能在有性世代交替中保持表达的稳定性,同时cry1Ab基因在“克螟稻”后代中表达表现出了一定的时空特性,主茎、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各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均不同、但均以茎、叶、叶鞘中表达量较高,根中表达量则相对较低,其中以成熟  相似文献   
94.
生态系统健康学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95.
菠萝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46份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5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4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5.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2.9条和9.7条。Shannon 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0.365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1 4,表明供试样品遗传多样性不丰富。46份菠萝蜜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74 8~0.975 5之间,平均为0.775 8,说明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UPGMA构建树状图,当相似系数为0.771 0时,菠萝蜜种质资源可分为6个类群,我国的种质资源和东南亚来源的种质相对分开聚类,来源地相同或较近的种质表现出了较为亲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6.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免疫抗原AR-BSA免疫兔子,制得了高效价的抗毒死蜱多克隆抗体,采用改良高碘酸钠法将纯化的抗体制备了酶标抗体。利用所得的抗体与酶标抗体,分别建立了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与直接竞争ELISA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033和0.0042μg·ml-1,它们的检测范围在0.005~2.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97.
采用Waters nova-pak C18色谱柱(3.9 cm×15 cm,5μm),87双波长紫外检测器,以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 3.5)=15∶15∶7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的条件下同时分离测定胡椒叶片中GA3、6-BA植物激素。GA3和6-BA各峰分离效果理想,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80%和88.78%。  相似文献   
98.
为比较不同树种对光的适应能力和耐荫性,探讨树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配置依据,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2010年秋季测定了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15个浙江常见树种的光响应过程和光合日进程,并计算上述树种的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①所测15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②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分别是阔叶、针叶和灌木树种中光能利用率峰值较高的树种.③光饱和点苦槠最高,浙江楠Phoebe chekiongensis最低;光补偿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最高,红豆杉最低.④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进行聚类分析,认为马尾松,乌冈Quercus phillyraeoides,属于强阳性树种;苦槠,美丽胡枝子,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东南石栎归属于阳性树种;红花(槛)木Loropetalum chinense,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杜英,乌桕Sapium sebiferum,木荷,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竹柏Podocarpus nagi,红豆杉和浙江楠归类为耐荫树种,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图5表1参16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棉田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烟粉虱特异性引物TB-F/TB-R94585,通过检测单头捕食性天敌肠道内烟粉虱残体,查明新疆吐鲁番地区棉田烟粉虱捕食天敌的种类.[结果]在新疆吐鲁番棉田,烟粉虱的捕食天敌涵盖7个目,13个科,有19种.其中12种,菱斑巧斑瓢虫Oenopis conglobata linnaeus、绒螨Allothrornbium sp、全黑飘虫.ccineUa sp、小毛瓢虫Scymnus sp,短刺刺腿食蚜蝇Ischiodon scuteuaris Fabricius、叶盲蝽Phylinae sp、食中齿爪盲蝽Deraeocoris pwtctulatm Fallen、异须微刺盲蝽Campylomma divrsieornis Reuter,蜘蛛类有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lus L.Koch、八斑球蛛Theridion octomaculasum、跳蛛Salticidae sp,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 Walckenaer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烟粉虱捕食天敌种类.[结论]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检测天敌,反应灵敏,操作简便,适合对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田间普查.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目前车道保持系统中车速变化较大时被控车辆道路跟随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基于车速分段的多模型切换方法,结合最优控制策略设计车辆横向控制算法建立车道保持系统控制策略。计算仿真及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车速分段的多模型切换算法能够在车速变化范围较大时有效降低被控车辆的车-路偏移量,一般工况下,能够使车-路偏移量控制在10 cm以下;车-路偏差在车道保持试验过程中平缓、稳定调整,满足车道保持系统控制精度的要求;与单模型设计控制算法的车道保持系统相比,被控车辆对车道中心线的跟随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