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为了明确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类型大豆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株型繁茂度不同的两个类型品种杂交豆5号和九农30为试验材料,初花期喷施900 g/hm2多效唑,分析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调控.结果表明,多效唑提高了不同繁茂度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了茎粗、分枝数;降低了大豆株高、中部节间长度及叶面积指数,且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繁茂型杂交大豆品种,早发优势显著,叶面积指数较大,通过多效唑控制,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片光合特性,防止徒长,利于田间透光,显著增加单株粒重、百粒重,从而显著增加产量.而收敛型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接近最适叶面积指数范围,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进一步降低,虽然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增加百粒重,但单株粒重显著降低,反而显著减产.说明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与大豆冠层繁茂度密切相关,应根据冠层发育特征在合理情况下施用.  相似文献   
22.
笔者对BMY杂交F1代与德宏高峰黄牛进行了短期肥育对比试验研究。选取12月龄BMY杂交F1代牛与德宏高峰黄牛各7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现代养牛管理技术进行生长肥育对比试验,试验期12个月。结果表明,BMY-F1代牛的平均日增重比本地黄牛高0.09 kg,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BMY-F1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本地的高峰牛;BMY杂交F1代的屠宰率比本地黄牛高出2.1个百分点,产肉率高出1.7个百分比,差异性显著(P<0.05);平均利润BMY-F1牛每头比本地黄牛高出497元;14头黄牛共计产值7.20万元,纯利润1.78万元,投入产出比=1:1.29。采用全舍、集中饲养,粗料自由采食,精料定位采食,本地高峰牛和BMY-F1代都有显著的成长优势。在相同饲料、饲草及饲养条件下,BMY-F1代牛的效益优于本地黄牛。  相似文献   
23.
24.
 从罹病榕双角蜡蚧(Dicyphococcus ficicola Borchsenius)上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对榕双角蜡蚧具有寄生作用的镰刀菌(Fusarium sp.)菌株。该菌株菌丝在查彼克、沙氏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丝适宜生长的pH为3~12,最适生长pH为7~8;菌丝生长较适合的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和山梨醇,最适氮源为尿素和L-胱氨酸;菌丝在连续光照、12L∶12D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较快,连续黑暗条件下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25.
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对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个光照水平(自然光照—L1、遮阴30%—L2和遮阴70%—L3)及4个土壤水分水平(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40%~55%—W1、55%~70%—W2、70%~85%—W3、85%~100%—W4)试验,研究了其对辣椒品质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自然光及遮阴30%下,随着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26.
甬糯34系宁波市农科院在1998年秋用(甬粳24/台93~26)F6的株系作母本,嘉63作父本杂交,经5年8代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经区试和生产试验,在产量、抗性、米质、抗倒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舟山、宁波及生态同类地区作单季晚稻手栽或单季撒直播栽培,也可作连晚手栽。现已在舟山、宁波等地示范150hm^2。  相似文献   
27.
生茸期梅花公鹿血常规检测邓干臻,吴兴兵,郭 久(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湖北十堰市人民公园)本实验应用常规方法检测了6头生茸期梅花公鹿的血常规指标,其结果是红细胞6.07×1210个/L,白细胞2.93×109个/L,血红蛋白10...  相似文献   
28.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对海蜇人工育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世纪初海蜇自然产量下降,出口效益高,价格上涨迅猛,因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山东省海蜇养殖面积达667hm^2(万亩),2003年迅速发展到2667hm^2(4万亩)。由于海蜇池塘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池塘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的绝产或赔本,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9.
根据番茄溃疡病菌ITS序列,设计并合成了PCR-DHPLC检测引物,对番茄溃疡病菌及其他病菌共10个标准菌株进行了PCR-DHPLC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溃疡病菌的PCR-DHPLC检测图谱出现了特异性吸收峰,而其他病菌均未在相同洗脱时间出现吸收峰,说明这种方法具有检测番茄溃疡病菌的特异性。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PCR-DHPLC体系与PCR-琼脂糖凝胶电泳体系的检测灵敏度一致。研究表明,PCR-DHPLC方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番茄溃疡病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8个高世代新品系进行筛选试验研究,筛选综合表现较好的烤烟新品系。[方法]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以K326为对照进行小区比较试验,对参试烤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经济学性状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个高世代新品系(141、144、146和147)综合性状略优于对照K326。[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推荐新品系参加省区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