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蜜蜂微子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成年蜜蜂传染病,对蜂群危害大。为寻找控制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药物,对癸氧喹酯进行了的试验。将含癸氧喹酯2×10-6、1×10-5、5×10-5g/mL的蔗糖液,分别饲喂4天前就接种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意蜂工蜂,连续喂药7d,再停药4天。试验结果表明,5×10-5g/mL的癸氧喹酯能显著降低工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P<0.05),3种浓度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工蜂微孢子虫的感染程度(P<0.05);而药物对工蜂日均取食量、死亡率、中肠蛋白浓度、中肠葡萄糖苷酶相对酶活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2.
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重新估算了碳排放约束下油菜主产区13个省1985-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碳排放约束下我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6%,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明显;从时序演变看,不同阶段波动明显;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增长最快。(2)经碳排放因素修正后,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反而有所上升,即对油菜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严格而恰当的约束,波特"双赢"效果或可实现。  相似文献   
63.
<正>四川省黑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境内自然风光峻秀、奇特,人文风光独具特色,是很好的旅游地。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建立集蜂蜜生产、蜜蜂知识科普、蜂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蜜蜂文化园,不仅可促进黑水中蜂产业发展,亦有利于黑水县旅游业的发展。蜜蜂文化园可分为蜜蜂养殖区、销售区和蜜蜂博物馆三大功能区。园区规划应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够让游客品尝到最天然的中蜂蜜,了解蜜蜂采蜜酿蜜的过程,还可穿戴蜂衣蜂帽,亲手体验摇蜜和刮蜡制烛的乐趣,品尝到以  相似文献   
64.
"承德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价项目"其中一个子项目。武烈河是滦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是承德市市区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因此开展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查明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提出合理性保护建议,为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5.
主要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技术的方式、应用实例及导入植株后的可行性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66.
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鲜啤酒渣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0头奶牛。试验1组的日粮为13.9%粗蛋白质(CP)、产奶净能(NEL)7.23 MJ/kg和0.58%赖氨酸(Lys),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新鲜啤酒渣,试验2组~4组为CP13.9%、NEL 7.02 MJ/kg和依次0.54%、0.52%0、.52%Lys。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10 d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70 d正试期。试验4组产奶量平均为(27.75±1.31)kg/d,略高于试验1组[(27.20±0.69)kg/d]和试验3组[(27.25±0.87)kg/d](P0.05);试验2组产奶量略有下降[(26.65±0.64)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日粮CP水平保持在13.9%条件下,适当降低日粮赖氨酸含量,饲料枣和新鲜啤酒渣的快速降解非纤维碳水合化物和瘤胃降解蛋白质弥补了日粮中Lys含量的不足,产生氨基酸节省效应(amino acid-spare effect),有助于提高产奶量,增加产奶纯收入。分别添加饲料枣、新鲜啤酒渣和混合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新鲜啤酒渣的低成本日粮有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7.
利用黑龙江省1980-2012年生产上年推广面积1.3万公顷以上品种分析了杂交种应用、种质材料变化、种优势模式发展历程。结果表明:推广品种有21个种植面积超过10万公顷/年,但是上述品种中只有德美亚1、德美亚2具有较强的耐密性和适合机械直收籽粒,应加快耐密性强、适合机械化品种的选育;种质材料方面地方种质(1980S占比50%,1990S占比26%,之后快速降低)和兰卡斯特种质(1980S占比21%、1990S占比42%、2000S占比45%、2010S占比35%)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占据着重要作用,瑞德种质(1980S占比4%、1990S占比4%、2000S占比17%、2010S占比23%)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S开始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快速向4大种质集中(但是旅大红骨种质应用较少);杂种优势模式1980S 四个主要模式占比87.2%、1990S 四个主要模式占比69.2%、2000S四个主要模式占比71.4%、2010S四个主要模式占比56.8%,杂优模式类型逐渐增多,主要杂优模式比重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68.
2015年,国家对油菜籽的临储政策取消之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向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油菜产业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此种"西南现象"得益于小型榨油作坊对菜籽油价格的稳定功能,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扭曲,保障了产业链中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探索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农产品市场扭曲问题,本文以油菜产业为例,基于消费者对菜籽油购买行为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油菜籽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尝试为破解当前油菜发展困境寻找可行路径。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油的"逆向选择",引发加工者生产劣质油的"道德风险",劣质食用植物油打破了油菜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要加强对油料加工行业的管理,规范油料产品特征标识制度,积极宣传食用植物油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从而完善油菜以及油料产业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油料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9.
对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综述了超级稻的定义、名称来源及其研究过程;中国超级稻的研究现状,并就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即培育超级稻新品种、发掘现有品种增产潜力、深入研究寒地水稻增产潜力机理和良种良法配套等。  相似文献   
70.
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笼养和放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笼养鸡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均高于放养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的平均采食量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笼养鸡屠宰率高于放养鸡,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鸡半净膛率显著高于放养鸡(P<0.05);笼养鸡全净膛率、腹脂率极显著高于放养鸡(P<0.01);放养鸡胸肌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