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农村、农业面临严峻挑战,有许多制约因素,但至关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是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0.32%的人口重负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了阿荣旗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了传统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经营机制的完善,推动了土地流转进程。  相似文献   
33.
大型彩钢板保温型房式仓,具有建仓造价低、工期短、坚固耐用、储粮隔热保冷效果好等特点。 我库于2004年-2005年先后建设4幢大型彩钢板结构的保温包存仓,200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入库装粮。通过两年的实仓应用,我们发现,冬季适时通风做好降温蓄冷工作,春、夏季节做好仓房的密闭和隔热保冷工作。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我县发生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影响发病因素主要和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种植品种、耕作深度、播期及气候有关,可采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予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5.
前年,我从同事那儿得到一截龟背竹,泡出根后栽种。一看后长出4片叶,但因疏于转盆,长歪了,株形不美。我仔细观察,发现它的气根很大,倒不如砍下上半部(带叶)再栽。这样做之后,株形果然好看了许多,且又长出新叶。今年春,我又砍下上半部栽入中号盆,  相似文献   
36.
棚室辣椒落花落果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护地,特别是棚室栽培的辣椒中,落花落果现象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正确、科学地分析辣椒落花落果的原因,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成为当前棚室辣椒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1998~2003年间山东省小麦高肥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特点。结果表明:37个完成两年区试的参试品系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 6%,湿面筋32 9%,吸水率57 3%,面团稳定时间4 5min;15个审定品种的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湿面筋33 4%,沉降值为34 3ml,吸水率58 0%,面团稳定时间6 9min;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 0%和3 74%,其中7个强筋小麦审定品种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 6%,其他审定品种增产4 7%。优质小麦品种产量由过去的显著减产变为平均增产是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重要突破;面粉吸水率偏低、面团稳定时间较短是今后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三种植物精油对米象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乙醚为溶剂提取3种植物精油,研究其对米象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椿树皮精油、辣椒粉精油和柑橘皮精油在1:15体积浓度(以丙酮为溶剂)下,对米象成虫均有较强的驱避、触杀、种群抑制和熏蒸作用,其中以臭椿树皮精油的效果最好,处理72 h,对米象成虫的驱避率达V级,触杀校正死亡率达76.5%,处理4 d熏蒸校正死亡率达81.9%,处理7 d种群抑制率达91.1%.  相似文献   
39.
透水性铺装地面的壤中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休闲广场和庭院等静负荷和动负荷较低、结构要求不高的硬化地面,改造为透水性铺装地面可以提高地表雨水下渗能力,减少地面积水,削减洪峰并延迟洪峰出现时间.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均匀度超过80%,降雨强度分别为31.38、42.32、50.60、58.88、69.82、78.09 mm/h,对构筑的透水性铺装地面降雨入渗产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60 min、降雨量小于78 mm的试验条件下,壤中流是透水性铺装地面总径流的主要组成形式,透水性铺装地面壤中流占总降雨量的比例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透水性铺装地面的铺设是导致地面壤中流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基于透水性铺装地面的雨水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