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基础科学   110篇
  8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微生物可以通过摄入能量合成有机渗透压物质来实现对盐度的适应,然而,不同程度盐渍土微生物对能量的需求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该研究于2018-2019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选取河套灌区轻度盐渍土S1(电导率为0.46 dS/m)及中度盐渍土S2(电导率为1.07 dS/m)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无机氮(U1)以及分别用有机氮(U3O1、U1O1、U1O3和O1)替代25%、50%、75%和100%的无机氮,监测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在第二个生长季的动态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会导致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下降,S2土壤较S1土壤微生物量碳下降12.01%~68.81%,土壤微生物量氮下降14.31%~58.58%,土壤呼吸速率下降11.75%~54.71%。不同盐分条件下,适当的有机肥施入比例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S1和S2盐渍土分别以U1O1及O1处理较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呼吸分别较U1处理提高48.44%、42.50%、31.74%,68.07%、48.99%、45.19%。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温度、土壤矿质氮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从玉米产量及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角度,得到该地区适宜的施肥模式为,轻度盐渍土:有机氮替代50%无机氮;中度盐渍土:有机氮替代100%无机氮。  相似文献   
92.
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氮素流失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旭  史海滨  李瑞平  苗庆丰  田峰  于丹丹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1):315-322,420
为探求控制排水对油葵农田土壤氮素流失、氮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设置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分别为40cm(K1)、70cm(K2)、100cm(K3)3个处理,选择明沟排水作为对照处理(CK),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1处理土壤NH+4N含量(质量比)最高,平均值为20.17mg/kg,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较K2、K3、CK处理高31.36%、46.16%、15.22%。不同处理间土壤NO-3N含量差异性大于NH+4N。生育期灌溉后0~40cm土壤NO-3N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K1、CK、K2、K3。不同处理NO-3N流失量均大于NH+4N,K1、K2、K3、CK处理NO-3N流失量较NH+4N分别高60%、52.63%、30.77%、58.82%。暗管排水处理,出口埋深越小,排水量越小,氮素流失量越小,控制排水稳定了地下水埋深变化。控制排水处理(K1、K2)提高氮肥偏生产力3.04%~11.15%,提高了养分吸收量。K1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分别较K2、K3、CK处理增加4.54%、7.72%、11.15%(P<0.05)。K1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较K2、K3、CK处理分别增加4.52%、7.69%、11.14%。油葵收获后,各处理0~100cm土壤NH+4N含量为0.98~8.13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减少,0~40cm土层CK处理土壤NH+4N含量最大,较K1、K2、K3处理分别大11.65%、14.55%、18.19%(P<0.05)。相同处理相同土层NO-3N含量明显高于NH+4N含量;生育期灌溉后,0~10cm土壤中NO-3N均随水向深层土壤运移,而K1处理将大多NO-3N聚集在20~40cm土层中。在生长中后期,20~40cm土层为油葵根系旺盛层,K1处理对土壤中氮素利用相对较高。综合油葵产量、土壤氮素变化规律、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流失情况,适宜的排水方式为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40cm(K1)。  相似文献   
93.
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学、聚类分析、描述性统计和表聚系数,系统研究并对比总结了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中游临河区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前后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均可分为均布型和表聚型2类。根据不同土层的相似性,灌区0~100 cm的采样层可分为0~20 cm和20~100 cm两个层次;从整个研究区来看,节水改造前,土壤含盐量有从西部和东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节水改造后,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节水改造措施的实施,使得研究区土壤剖面盐分类型向均布型发展,且整体上土壤盐分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土地利用分区和灌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4.
集雨补灌区谷子种植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分析了旱地谷子水分供需特征及耗水规律,旨在通过改善土壤供水能力、土壤温度和降雨空间分配,提高灌水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终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枯水年或丰水年,覆膜坐水+膜上灌水1次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130%左右,采用农田微集水技术的沟植垄盖处理具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能力和较强的气候适应性,较对照增产67.5%~105%。  相似文献   
95.
96.
不同灌水参数组合时田面坡度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面坡度是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田面坡度对灌水性能的影响时,要结合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平地技术条件下多组合灌溉参数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组合对应不同的最佳田面坡度,当灌水定额为60.00 mm,平整精度为4.25 cm,田面糙率为0...  相似文献   
97.
基于三轴试验的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沙地柏群落中的土壤及其根系为研究对象,模拟采样地含水率与土壤密度,制备根土复合体。对试样进行常规三轴试验中的不排水不固结试验(UU试验)。分析不同根系分布形式及根系直径大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柏根系的加入能够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各级法向应力下,在特定的含根量下,且根系直径相同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与布根方式之间关系为:水平布根方式下抗剪强度最小,垂直布根居中,复合布根最大。在相同的布根方式下,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大小与所含根系直径间的关系为含1mm根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最小,含2mm根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居中,含1.5mm根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8.
基于小波变换的最大冻深期气温与土壤水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耦合迁移一直是土壤水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了解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与土壤水盐的尺度变化关系,该文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994-2006年最大冻深期(2月)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平均水分和盐分的时间-频率的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间域内,该地区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土壤水盐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以3a周期振动最强,土壤水盐均以2a周期振动最强;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水分和盐分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即气温偏高期对应水分偏低期和盐分偏高期;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水分和盐分的周期性突变点位于1997年和2000年左右;盐分表现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振动变化,较日最低气温和水分变化更为复杂。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干旱寒冷地区节水改造和盐渍化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定西县推广优化梯田效益显著史海滨(甘肃省定西县关川河流域治理指挥部743000)马忠孝(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800多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100.
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作物需水量是农业方面最主要的水分消耗部分。目前确定作物需水量的方法很多,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利用参考作物腾发量法推求ETc。本文采用内蒙古地区复杂气候与地埋环境条件下的135个气象站30年月均气象资料对FAO最新推荐的FAOPenman-Monteith(1990)方法与我国SDJ214-84规范采用的FAOPenman修正式(1979)进行系统对比分析,以探求两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引起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促进国际上作物需水量新方法在我国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两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湿润地区或季节,两方法的差异最大,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可达23.43%。除在干旱地区或季节外,FA0-P-M方法均大于FAO-P修正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