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3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引进的4份短期兼用绿肥品种从鲜荚产量、产值、青干草、根量及对土壤肥力影响测定分析,选出美国供给者豇豆是一种优良的短期肥菜、肥食兼用的绿肥品种,可供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自1991-1998年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箭舌碗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苏箭3号、333/A、陇箭1号三个综合性状特别优异的品种供生产中应用。与此同时,筛选出77-56-1、786两个高蛋白资源(茎叶含粗蛋白质达25%以上);7502-2箭碗、7502两个高磷钾资源(茎叶含磷在0.4%以上,含钾3.0%以上),可作为高蛋白和富含磷钾作物推广种植或作为亲本材料进行杂交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应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绿肥主要农艺措施与绿肥鲜草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产量函数模型的解析与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绿肥鲜草产量的作用顺序依次是绿肥密度>氮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小麦密度。各因素与绿肥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呈二次抛物线的曲线相关,预测亩产鲜草2800公斤以上的农艺措施技术指标为绿肥播量13.9~14.5公斤/亩(豆科箭舌豌豆、毛苕子与禾本科谷子混播比例3:1:1)、分枝期追施N8.4~9.0公斤/亩,喷施1.93~2.53%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亩,小麦播量21.1~23.9公斤/亩。  相似文献   
7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沼液叶面肥对脱水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各个配方的叶面肥均能提高油白菜的干物质产量,在N、P、K固定基础上,其中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N:P2O5:K2O=20:10:10),0.2%配方增产效果最好。达显著水平,增产幅度15.77%,且该处理脱水油白菜的叶绿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也最高。叶面肥对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果,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箭舌豌豆青干草加精料舍饲育肥羔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箭舌豌豆青干草加不同水平的精料进行当年羔羊的舍饲育肥。结果表明:经过95天的育肥,羔羊屠宰时各组的活重均在22.35公斤以上,增重率42.0-57.9%,胴体重在9.93公斤以上,最适精料补饲量为0.15-0.20公斤/只、日,每生产1公斤畜产品所需箭舌豌豆青干草量分别为9.6公斤(活重)、18.7公斤(胴体)和25.5公斤(净肉),其胴体重较不补饲精料羔羊增长19.6-28.6%。  相似文献   
76.
养分吸收和利用对间套作产量优势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的间套作模式中养分吸收和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西北地区新型间套作模式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大豆/油菜和马铃薯/油菜的间作优势以及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对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油菜和大豆/马铃薯4种间作模式具有间作产量优势,经济效益高于相应单作。马铃薯/油菜间作无产量优势。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和大豆/油菜间作体系中作物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于相应单作10%~41%、8%~21%和11%~34%;马铃薯/油菜间作体系作物氮、磷和钾吸收量分别低于单作35%、42%和63%。玉米/油菜和大豆/油菜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高出相应单作10%~21%、5%~7%和15%~17%;玉米/马铃薯间作氮和钾利用效率间作比单作低3%和4%,而磷利用效率高于单作21%;大豆/马铃薯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低15%、3%和14%;马铃薯/油菜间作氮磷利用效率间作低于单作18%和4%,钾利用效率间作高于单作20%。本研究证明并非所有间作模式都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并且间作优势主要源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7.
间作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不同绿肥作物及不同翻压措施对玉米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2 523 kg/hm2,较单作玉米增产6.4%;第二年麻豌豆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6 726 kg/hm2,较对照增产6.7%,草木樨压青处理次之,增产4.2%;绿肥压青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根茬处理与对照;玉米间作针叶豌豆压青处理能促进微生物活动,其中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60.3%。玉米间作草木樨、麻豌豆和针叶豌豆并压青处理具有较好的增产、培肥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粉碎带膜还田对春玉米氮肥追施过程土壤氨挥发的影响,设置不还田(CK)、传统粉碎全地翻压覆膜还田(CM)、全量粉碎带状翻压覆膜还田(CB)、全量整株带状覆盖覆膜还田(WM)4个处理,采用密闭法测定各处理在追肥过程中土壤氨挥发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拔节期追肥后,CM和CB处理的氨挥发肥料损失累积量分别为76.94 g·hm-2和85.49 g·hm-2,占追肥量的0.06%和0.07%,相比不还田CK处理差异显著,降幅达到了71.24%和68.04%;WM处理的氨挥发肥料损失累积量为253.50 g·hm-2,占追肥量的0.21%,相比不还田CK处理差异不显著,降幅仅为0.96%。大喇叭口期追肥后,CM、CB、WM处理的氨挥发肥料损失累积量分别为37.92、33.45、40.88 g·hm-2,分别占追肥量的0.02%、0.02%、0.03%,相比不还田CK处理差异不显著,CM和CB处理的降幅仅有3.76%和15.09%,WM处理的增幅为1.04%。整个追肥过程中CM、CB、WM处理的的氨挥发肥料损失累积量分别为114.86、118.94、294.39 g·hm-2,分别占追肥量的0.08%、0.10%、0.20%,相比不还田CK处理的降幅分别达到了61.58%、61.25%、0.91%。综上所述,全量粉碎带状翻压覆膜还田和传统粉碎全地翻压覆膜还田对土壤氨挥发的抑制作用显著且基本相当,全量整株带状覆盖覆膜还田对土壤氨挥发的抑制无显著效果。可见,在河西绿洲灌区,采用秸秆粉碎带膜还田措施来抑制玉米全生育期化学氮肥追施后的氨挥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9.
针对甘肃省武山县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通过采集和检验分析典型土壤样品,对武山县62个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取样监测,用频数分布分析了土壤养分特征,从土壤养分盈缺入手,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武山县土壤pH在7.81~8.67之间,平均值为8.35,属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在10.55~23.38 g·kg-1之间,平均值为14.82 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氮含量在0.67~1.69 g·kg-1之间,平均值为 1.04 g·kg-1,处于中等范围。碱解氮在44.4~166.3 mg·kg-1之间,平均值为 85.41 mg·kg-1,处于缺乏范围。全磷含量在0.69~3.17 g·kg-1之间,平均值为1.01 g·kg-1,处于丰富范围。有效磷含量在13.1~248.2 mg·kg-1之间,平均值为45.0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全钾含量在23.0~28.0 g·kg-1之间,平均值为25.04 g·kg-1,处于丰富范围。速效钾含量在111.0~510 mg·kg-1之间,平均值为248.77 mg·kg-1,处于丰富范围。综合肥力评价的结果是大量元素综合肥力指数为2.28,肥力评价状况处于一般等级。可见,该地区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偏上,具体表现为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缺乏、磷素和钾素丰富。建议采取增加有机肥投入,适当增氮降磷限钾的化肥施用原则,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武山县农业生产中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玉米间作不同绿肥及绿肥不同利用方式在河西绿洲灌区的生产效益.[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9年,该试验为河西绿洲灌区的典型种植模式,至取样时试验已进行12年.与玉米间作的绿肥作物包括针叶豌豆、甜豌豆、草木樨,每种绿肥均采用压青与根茬还田两种方式,以玉米单作为对照(CK).测定了玉米和绿肥生物量、产量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