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棉属异种细胞质对陆地棉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属现有种40余个,但被栽培的棉花大都属于陆地棉类型,其细胞质来源单一,种内分化小。为了培育细胞质多样化的陆地棉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国内外正在开展棉属种间远缘杂交,将外源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中。据一些研究报道,异种胞质在陆地棉中表现了特定的胞质效应,如雄性不育、胚珠外露、花药减少、产量下降、抗感病虫、子指增加和种子抗老化性能降低等。  相似文献   
72.
为明确培养温度、pH值和亚硝酸盐浓度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和致病性的影响,利用反转录PCR(RT-PCR)对hblC、CytK、plcR、nheA、bceT等5种毒力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正交试验研究其对斑马鱼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受温度、pH值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其中hblC、CytK、plcR、nheA在35℃时高效表达,而bceT则在25℃高效表达;hblC、CytK、plcR、bceT在pH值为8.5时高效表达,而nheA在pH值为7.2时高效表达;hblC、CytK、plcR、bceT、nheA均在亚硝酸盐浓度为3.0mg/L时高效表达。通过正交试验得出hblC、plcR、nheA在第9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25℃、pH值6.0、亚硝酸盐浓度0.75mg/L;而bceT在第1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35℃、pH值8.5、亚硝酸盐浓度0.75mg/L;Cytk在第4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25℃、pH值8.5、亚硝酸盐浓度1.5mg/L。正交试验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得到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73.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针对种猪育种技术落后、种猪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各个种猪场间建立遗传联系,实现种猪联合育种。通过对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使养殖场户了解了人工授精技术较传统配种方式的优点,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存栏数量,改良房山区生  相似文献   
74.
测定了澳洲银鲈、鲫鱼、黄颡和黄鳝不同组织的溶菌酶活性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鳞澳洲银鲈和鲫不同组织溶菌酶活性的大小次序均为:肾脏>血清>肠粘膜>脾脏>鳃,除血清和肠粘膜间外,其余组织间皆差异显著(P<0.05),且肾脏远远高于其它组织,与其它组织间差异极显著(P<0.01);无鳞黄颡和黄鳝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的大小次序均为:肾脏>脾脏>肠粘膜>血清>鳃>体表黏液,不仅肾脏里的溶菌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其它组织(P<0.01),脾脏里的溶菌酶活性也显著地高于肠粘膜、血清和鳃(P<0.05),但体表粘液里几乎检测不到溶菌酶活性。比较不同鱼类中相同组织溶菌酶活性得到,无鳞的黄鳝和黄颡鱼溶菌酶活性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接近或显著地高于有鳞的鲫鱼和澳洲银鲈(P<0.05),但鲫鱼和澳洲银鲈间除肾脏外,其它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5.
乌苏里拟鲿对盐度、碱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线回归法和概率单位法分别研究了盐度(S)和碱度(ALK)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的急性毒性作用,并采用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评价了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盐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51、11.57和9.81‰,其安全浓度为2.97‰;碱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岛)分别为32.10、24.37和13.76mmol/L,其安全浓度为4.21mmol/L。不同时间段的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和碱度对乌苏里拟鲿均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6.
半滑舌鳎源蜡样芽孢杆菌毒性检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株鱼源致病菌L1进行了16SrDNA的鉴定、6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溶血素和4种胞外酶的定性分析以及半数致死密度测定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为蜡样芽孢杆菌,携带与腹泻毒素相关的溶血素BL基因、肠毒素T基因、细胞毒素K基因、多效调控因子、非溶血性肠毒素5种毒力基因,不含呕吐基因;并且该菌分泌溶血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尿素酶;其对斑马鱼96h半数致死密度为3.26×10~8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本试验旨在从毒力基因和外毒素角度评估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潜在致病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硝化细菌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工厂化养殖池中,研究了施放硝化细菌前后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氮、溶氧量、化学耗氧量等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施放硝化细菌前,实验池氨态氮含量上升趋势与对照池大致相同,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4天氨态氮含量出现下降,2~3 d后又开始缓慢上升。亚硝酸氮变化趋势与氨态氮大致相同,实验池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9天亚硝酸氮含量开始缓慢回升。对照池和实验池的溶氧均呈下降趋势。对照池和实验池的化学耗氧量在施放硝化细菌前上升明显,施放硝化细菌后上升放缓。[结论]在工厂化养殖池中施放硝化细菌,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78.
棉花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四个方面对棉花的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棉花雄性不育系及不育性遗传;(2)棉花雄性不育性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3)雄性不育性与生理生化指标;(4)雄性不育系在棉花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79.
对4个杂交棉组合一代和二代不同发育时期SOD酶和POD酶活性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和F2盛花期叶绿素含量因组合不同有差异,a/b值均在2.8左右;盛花期光合速率同一组合世代或不同组合世代差异不明显,结铃期F1光合速率比F2大,光合作用能力强,不同组合世代子棉产的大小与净光合速率呈高度正相关。F1和F2盛花期SOD酶和POD酶活性分别接近平均水平,但组合世代间有差异。结铃期SOD酶活性F1比F2平均略高,比盛花期稳定上升,POD酶活性F1比F2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0.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海岛棉7124为共同亲本分别与陆地棉品种徐州184和中棉所12杂交,同时以陆海杂交选育出的中长绒系67为父本与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杂交,分别对上述3个组合进行世代均值分析。除麦克隆值外,所有性状在各组合中都存在加性效应(d),而非加性效应的存在与否则因性状、组合不同而异。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未检测到显性效应(h),株高、子指、铃数、绒长无加性×加性效应(i),果枝数、子指、铃数、衣分、绒长和强度,不存在加性×显性效应(j),而显性×显性效应(l)则在各性状中都检测到。通过遗传模型分析发现,当h+l>d+i时则存在超亲杂种优势,j对杂种优势没有贡献。理论上超亲优势的产生共有10种可能性,在本试验的3个组合中实际发现7种,主要有h>d,l>d和l>d+i,而h>i,l>i,h+l>i未出现。因此,显性效应(h)和显性×显性互作效应(l)是本试验中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