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40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9篇 |
农作物 | 10篇 |
水产渔业 | 21篇 |
畜牧兽医 | 13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培养温度、pH值和亚硝酸盐浓度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和致病性的影响,利用反转录PCR(RT-PCR)对hblC、CytK、plcR、nheA、bceT等5种毒力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正交试验研究其对斑马鱼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受温度、pH值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其中hblC、CytK、plcR、nheA在35℃时高效表达,而bceT则在25℃高效表达;hblC、CytK、plcR、bceT在pH值为8.5时高效表达,而nheA在pH值为7.2时高效表达;hblC、CytK、plcR、bceT、nheA均在亚硝酸盐浓度为3.0mg/L时高效表达。通过正交试验得出hblC、plcR、nheA在第9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25℃、pH值6.0、亚硝酸盐浓度0.75mg/L;而bceT在第1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35℃、pH值8.5、亚硝酸盐浓度0.75mg/L;Cytk在第4组条件下高效表达,即温度25℃、pH值8.5、亚硝酸盐浓度1.5mg/L。正交试验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得到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62.
63.
64.
采取连续、多次等质量浓度更换抗生素的方法培养细菌,检测2株芽孢杆菌对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盐酸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质量浓度为1.0×10-4~1.0×10-12 mg/ml时,2株芽孢杆菌对4种抗生素均能产生耐药性,但在不同种类抗生素溶液中产生耐药性速度存在差异:2菌株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速度较快,5次连续换药培养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均降为0;在其余3种抗生素药液中变化较为接近,其中在庆大霉素中影响最小.连续使用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细菌药敏结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培养前期,质量浓度越高,抑菌圈越大;后期抑菌圈大小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5.
66.
67.
半滑舌鳎源蜡样芽孢杆菌毒性检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株鱼源致病菌L1进行了16SrDNA的鉴定、6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溶血素和4种胞外酶的定性分析以及半数致死密度测定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为蜡样芽孢杆菌,携带与腹泻毒素相关的溶血素BL基因、肠毒素T基因、细胞毒素K基因、多效调控因子、非溶血性肠毒素5种毒力基因,不含呕吐基因;并且该菌分泌溶血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尿素酶;其对斑马鱼96h半数致死密度为3.26×10~8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本试验旨在从毒力基因和外毒素角度评估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潜在致病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68.
陆地棉黄萎病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萎病菌培养滤液对陆地棉珂字201的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系的生长和生活力有显著的影响。低浓度的病菌培养滤液,可抑制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生长,生活力下降;高浓度则可使细胞死亡。珂字201愈伤组织经诱变,在含10%~20%的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的培养基上悬浮培养,经多次筛选获5个抗性细胞系。经鉴定,M2101015、M110101010和M12010三个细胞系在10%病菌培养滤液培养基上的存活率,由珂字201的34.85%提高到81.25%、85.00%和80.00%,且高于耐病品种爱SJ—1(63.52%)和SJ—5(56.67%);它们的原生质体对病菌培养滤液的敏感性降低。抗性细胞系植株再生研究表明,其胚胎发生能力均比对照下降,畸胚、畸苗增多。N11010的再生植株,经鉴定,对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的反应是发病时间推迟,萎蔫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69.
河北省棉区黄萎病菌系基于RAPD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23个棉花黄萎病菌系,其中19个为河北省棉区不同致病群(VGs)的代表性菌系,用25个可揭示菌系遗传多态性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的遗传分化及与其来源和致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42~1.000之间,但大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高。基于89个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菌系被划分为2个RAPD群(RGs)和8个RAPD亚群(RSGs),其中河北省棉区黄萎病菌系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95%的菌系归属于同一RAPD群(RG1),仅1个菌系属于RG2。RAPD类群与病菌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但与病菌致病群(VGs)相关性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RAPD亚群(RSGs)与VGs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RSG1中的8个菌系全部为强致病力的VGⅠ菌系;RSG2中66.7%的菌系为VGⅡ菌系。RGs和RSGs与菌系是否与落叶型无关。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