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5篇
  37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01.
刘彩萍  曾炳山  裘珍飞  李湘阳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41-1143,1202
共培养法是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建立一个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除了确定抗生素种类,菌种和菌液浓度,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等基本因子外,优化影响转化的因子非常重要。主要介绍和分析共培养法中可能优化的影响基因转化因子,为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率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02.
运用常规固定方法、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对兔、狗和猪的胃进行了固定.经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后将这几种固定胃组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常规固定方法固定的胃,胃粘膜有很多地方存在破损,结构模糊;用部分胃分离后去渣固定方法和切口去渣缝合后充盈固定方法固定的胃,不仅胃粘膜完整,而且还保持了胃壁的原有形态,不仅适用于制作组织切片,而且也可以作为胃粘膜肉眼宏观观察的材料.  相似文献   
803.
通过对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助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04.
动物单室胃肌层分层剥离解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体解剖方法对兔、狗和猪等动物的单室胃肌层进行剥离,首先,分别用充盈固定法和无张力固定法固定标本;然后,分别将浆膜、粘膜和粘膜下层剥去,获得完整的胃肌层标本;最后,将胃肌层逐层整片剥离.剥离外纵行肌层时,从外表面观察外纵行肌层和环行肌层的分布特征;剥离内斜行肌层时,从内表面观察内斜行肌层和环行肌层的分布特征.解剖时遵循由厚到薄,由集中到分散,顺肌纤维方向剥离的原则.利用此方法观察发现,胃肌层分布范围不均衡,胃的不同部位肌肉配布厚薄不一,各层之间的连接疏密不均,初步建立了单室胃动物胃的肌层解剖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805.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出PRRSV甘肃株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将N基因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获得含N基因的阳性重组质粒pGEM-T easy-N.对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分析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PRRSV毒株的同源性,再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N,转化E.coliBL21(DE3)细胞,用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纯化.结果表明:PRRSV甘肃株N基因核甘酸序列与PRRSV-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3.3%,与欧洲LV株的同源性为66.1%;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表达产物为40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806.
[目的]获得南疆地区扁桃品种幼芽诱导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方法]以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品种莎车9号、莎车14号、莎车18号和白巴旦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四因子三水平的培养基.[结果]最适合莎车9号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1.25 mg/L +IBA 0.2 mg/L+NAA 0.3 mg/L;最适合莎车14号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 +IBA 0.3 mg/L+NAA 0.3 mg/L;最适合莎车18号增殖培养基是MS+6-BA 1.25 mg/L+IBA 0.2 mg/L+NAA 0.2 mg/L;最适宜白巴旦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3 mg/L+NAA 0.1 mg/L.[结论]研究进一步优化对扁桃幼芽增殖有效的培养基,为推广应用离体繁殖扁桃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7.
秋水仙素诱导巨桉无性系Eg5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巨桉无性系Eg5组培苗的腋芽为处理材料,使用Plackkett-Burman设计和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秋水仙素诱导巨桉无性系Eg5多倍体的影响因素和诱导率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回归分析找到了多倍体诱导率和其自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及浸泡时间间的关系式,其Adj R-sq=0.9366,回归效果理想。当秋水仙素浸泡浓度为0.21%、浸泡时间为26.2h时,诱导率可达其最大值51%。在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增加过程中诱导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时,导致诱导率不断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理芽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808.
丸化型水稻种衣剂的理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的理化性能,为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提供参考,用丸化型水稻种衣剂WHW-25包衣水稻种子,通过种衣剂的成膜、贮存试验和包衣种子的吸水率、水下萌发以及贮存等试验,研究丸化型水稻种衣剂WHW-25的理化性能,并与进口种衣剂适乐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丸化型水稻种衣剂成膜性、贮存性及丸衣透水性良好;丸化包衣种子在水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未包衣的对照提高了36.3%和33.5%;贮存12个月,丸化包衣种子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35.6%;其综合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进口种衣剂。说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能显著促进水稻种子在水下的萌发、提高水稻种子的耐贮存性,其理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09.
植物磨料对环模制粒机关键部件的磨损是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热喷涂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被喷涂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绝缘性等性能,是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提高环模材料抗植物磨料磨损的表面强化工艺,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对40Cr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通过磨料磨损试验,探讨不同涂层厚度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厚度是影响火焰喷涂的涂层性能的重要因素,当40Cr基体的Ni60A自熔性合金重熔时间为10min,保温时间为8h时,0.25mm为较合理涂层厚度。热喷涂工艺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植物磨料磨损性能,试件两侧堆积的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呈层状剥落。  相似文献   
810.
稻田复种轮作休耕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稻田土壤团聚体的比例结构及稳定性状况,对水稻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 0 1 2—2 0 1 7年进行冬季不同复种轮作休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闲双季稻、冬种紫云英、油菜、大蒜和轮作双季稻5个处理,利用湿筛法对稻田土壤粒径1~2mm、0.5~1mm、0.25~0.5mm和0.25mm土壤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和分型维数(D)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0~50cm土层中,早、晚稻收获后土壤以0.5mm粒级的微小团聚体为主,各处理累积含量分别为78.1%~84.8%和85.6%~91.1%,而0.5 mm较大的团聚累积含量分别为13.1%~21.9%和8.9%~14.4%;同时显著增加了早、晚稻土壤性大团聚体(0.25mm)的百分含量,并相应地减少了微团聚体百分含量,早稻较晚稻表现更为突出;早、晚稻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D指标值的影响不显著,而MWD、GMD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稻田复种轮作及秸秆双重还田,有利于早晚稻田减少微小团聚体而形成大团聚体,早稻季相比晚稻更为显著,能显著增加早、晚稻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P0.05),提高早、晚稻产量,这对南方稻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