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2篇
  48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快速诊断试纸确诊犬细小病毒病,采用特异性疗法、对症疗法和灌肠疗法进行治疗,8条犬全部治愈,24条同群犬也未出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2.
浅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农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应当充分意识到农业技术作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做好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工作。因此,本文论述了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以此保障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3.
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在乙烯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负调控因子使下游的CTR1失活,并激活之后的一系列反应。为明确青花菜ERS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本研究以青花菜为试验材料,在克隆乙烯反应传感蛋白基因BoERS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分析,以明确其在核盘菌和根肿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oERS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 928 bp,含有1个长度为68 bp的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 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有4个跨膜结构域、1个GAF结构域和1个HisKA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oERS与芸薹属ERS序列的差异最小,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但与萝卜属、盐芥属和拟南芥属植物ERS序列的差异较大,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oERS的表达受核盘菌的诱导,36 h时表达量最大,为对照的3.53倍,但BoERS的表达不受根肿菌的诱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BoERS基因功能鉴定和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为实现精准称量,设计了一种小型多功能电子秤。该电子秤由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组成。硬件主要有STC89C52型号的单片机以及A/D转换芯片等配件构成主体,主要实现质量测量、人工智能输入、多种价格混合计算、液晶屏幕显示质量及安全预警提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65.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保护野生动物。为深入研究林麝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基于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林麝肺成纤维细胞FMD-C1线粒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特征注释、结构预测、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显示,FMD-C1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351 bp,共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 coding gene, PCG),22个tRNA,2个rRNA和两段非编码区,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将序列上传至GenBank,登录号为MW879208。与NCBI上林麝的其余序列比对,FMD-C1的4个PCGs中检测出5个单氨基酸突变和3个插入氨基酸;D-loop区检测出19个差异碱基和2个碱基缺失。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与林麝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安徽麝。研究结果可为林麝的选育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林麝肺部疾病线粒体水平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过敏是人和养殖动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生的频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过敏反应的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钙调磷酸酶A beta (calcineurin A beta,CnAβ)基因敲除的大鼠RBL-2H3细胞株,并探讨CnAβ基因对RBL-2H3细胞生长及脱颗粒的影响。选取大鼠CnAβ基因第一外显子为敲除靶点,设计并合成3个单导向RNA (single guide RNA,sgRNA),构建pX459-CnAβ-sgRNA质粒,并用脂质体3000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到RBL-2H3细胞内;利用嘌呤霉素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通过DNA测序验证获得CnAβ基因敲除的RBL-2H3细胞株;并检测CnAβ基因缺失对细胞增殖和脱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CnAβ单基因敲除的大鼠RBL-2H3细胞株;CnAβ基因缺失对RBL-2H3细胞增殖、细胞的颗粒形成以及颗粒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由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动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为动物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是由于糖皮质激素或盐皮质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以自身免疫损害和恶性肿瘤为主,导致双侧肾上腺损伤90%以上,引起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均分泌不足~([1])。继发性肾上腺机能减退是可能由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长期的摄入以及垂体肿瘤、感染、外伤等损坏垂体或下丘脑导致垂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不足所致,进而造成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菌落总数检测片与国标法用于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以探求方便有效的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方法河北省兽药监察所在2016年8月份进行随机抽取的50批生鲜乳样品,分别进行检测片法和国标法检测,将国标法检测作为对照组,检测片法检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样品的检测结果。结果经统计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应用菌落总数检测片检测生鲜乳中菌落总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
传统的灌水器过流截面积一般在1 mm~2以下,极易造成流道结构堵塞。以插杆式灌水器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大截面积迷宫流道结构尺寸,并创造性的设置了螺旋分流道,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仿真分析了螺旋分流道的关键特征结构尺寸对灌水器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分流道的加入,增强了灌水器内部水流的紊动效应,实现了大截面积迷宫流道内水流流态由层流向紊流的转变;提出了灌水器水力特性参数与螺旋分流道关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指出螺旋分流道圆弧半径R对流量系数k和流态指数x影响最大,为灌水器水力特性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