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2篇
  38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5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全覆膜垄作种植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土壤保水保肥性差,春旱严重及马铃薯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地膜覆盖和垄作种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露地平作(CK)、全膜垄作(全膜双垄垄上播(A1)、全膜单垄垄上播(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A3))和全覆膜平作(A4)5种栽培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相应土层土壤含水量、温度、pH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全覆膜和垄作提高了土壤增温保墒能力,A1、A2、A3和A4处理,与CK相比,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2.76%,23.60%,42.92%,17.58%,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1.51%,9.41%,6.87%,4.83%,同时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pH,提高了相应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进而增加芽鲜重、根鲜重和芽粗,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与CK相比,产量分别提高48.62%,34.22%,52.85%,21.70%,显著增加了降雨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可见,全膜垄作种植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且以A1和A3效果最优,更适合作为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32.
刈割次数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再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刈割后植株再生速度、茎叶比、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品种第一次与第二次刈割的再生植株株高均按直线增长,再生速度大小因品种而异,并随着苜蓿的生长发育进程推进,品种之间的差异愈加显著;品种间分枝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第二次刈割后朝阳苜蓿分枝数增长速度最快,敖汉苜蓿分枝数增长最慢;两次刈割后,Vector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57.42 g/株,第二次刈割时Runer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为31.97g/株;从再生速度、分枝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综合评价,在呼和浩特地区,8个供试品种中以Vector、Runer和朝阳苜蓿生育性状表现较好。皇后B和Hagrazer在两次刈割中均能获得较高产量,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33.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蛋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粗蛋白含量变化因器官而异。从散粉期开始,叶片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茎鞘和雌穗中粗蛋白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乳熟末期,全株最大粗蛋白积累量出现在乳熟末期。散粉期粗蛋白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鞘中,灌浆期后雌穗中粗蛋白积累量迅速增加。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宜的收获期为乳熟末期,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5 200~5 700株/hm2,施氮量(纯N)260~330 kg/hm2,施磷量(P2O5)110~150 kg/hm2  相似文献   
234.
从7个方面对参试区试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陕西当地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辣椒品种的要求,结论认为:在本次全国露地辣椒组中,牛角果形组的B03,羊角果形组的B01、B05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35.
以不同饲用高粱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植株氪、磷、钾营养的含量、积累量和分配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饲用高梁品种植株氮、磷、钾的含量全生育期表现为递减趋势。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推进,全株氮、磷、钾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饲用高粱品种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吸收百分率皆呈双峰曲线变化,第一吸收高峰出现在6月24日到7月30日之间,第二峰值出现在8月15日到9月12日之间。不同饲用高粱品种钾素吸收变化规律不同,健宝和乐食吸收量,吸收速率、吸收百分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品种均呈双峰曲线变化。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饲用高梁品种间比较表明,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钾〉氮〉磷。每生产100k干物质所吸收的N、P2O5、K2O数量分别为0.79~2.22kg、0.53~0.82kg、1.99~3.26kg。  相似文献   
236.
研究了健宝N、P、K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植椿全株氮素含量总的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进程而不断下降。磷素含量:叶片中磷素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15日左右,茎中磷素含量变化总的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的推进不断下降。钾素含量:植株叶片中钾素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茎中钾素含量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处理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中N低P、中N中P、高N中P三个处理的植株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16日到8月19日之间,其余处理氮素吸收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0日到7月15日和7月16日到8月19日之间。高P处理磷素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低P处理。钾素吸收量,中N高P、高N低P钾素吸收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处理钾素吸收量呈双峰曲线变化。每生产100kg干物质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分别为1.69~2.94kg、0.20~0.63kg、1.82~3.31kg。  相似文献   
237.
为探究有机物料定位改良对盐碱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试验基地盐碱环境开展试验,对比分析空白对照(CK)、单施菌肥(F)、单施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下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燕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6、2017和2018年F、S及FS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盐碱地燕麦生长各时期0~5、5~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且以FS处理表现最佳,但会引起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其籽粒、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较CK处理在2016年提高121.48%、65.97%、48.22%,2017年提高146.06%、102.13%、77.23%,2018年提高36.55%、23.53%、43.20%;2016和2017年燕麦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此外,2016、2017和2018年盐碱地连续施入有机物料,燕麦籽粒产量直接和间接受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8.
采用农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方法,对图牧吉劳教农场47 a来的种植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轨迹农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7 a来,劳教农场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种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农作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粮食作物布局从过去以杂粮为主已演变为以玉米、绿豆两大作物为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已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增加化肥施用量对提高农业总产值影响较大,其次为农机总动力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图牧吉劳教农场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即扩大高粱、苜蓿、绿豆的种植面积,保持现有玉米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39.
土壤盐碱化的日益严峻,直接制约着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耐盐碱作物或饲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燕麦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研究燕麦的耐盐碱机制,对开发和有效利用盐碱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种子萌发、光合特性、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离子吸收分布和分子机制等角度综述了燕麦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并概述了目前缓解燕麦盐碱胁迫的可行措施,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40.
为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对黑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明确黑土细菌群落变化与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关性,从而为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其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有机肥(CK)、有机肥施用量15 000(YJ1)、22 500(YJ2)、30 000(YJ3)、37 500(YJ4)和45 000 kg/hm~2(YJ5)6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26.3%~56.6%)、脲酶(5.8%~56.4%)、过氧化氢酶(0%~17.7%)、碱性磷酸酶的活性(7.4%~43.6%),YJ2处理酶活性较高;施用有机肥提高了黑土土壤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并降低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较大的因子。施用有机肥可不同程度增加细菌数量和种类多样性,进而使土壤系统向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