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2篇
  3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5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群体光合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饲用高粱的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以蒙农青饲1号叶面积指数最高。饲用高粱的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拔节前增长缓慢,拔节后光合势呈直线上升。各品种按光合势峰值大小排序为蒙农青饲1号〉牧特利〉标兵〉苏波丹〉乐食。在全生育期牧特利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各品种净同化率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各品种在出苗后31~44 d达到第一个峰值后开始下降。在全生育期牧特利的净同化率与群体生长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品种的净同化率与群体生长率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各品种间乐食净同化率平均值最高,蒙农青饲1号群体生长率最高。单产之间比较,蒙农青饲1号单产最高,标兵和健宝次之,乐食产量最低。在呼和浩特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蒙农青饲1号、健宝、标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2.
玉米高留茬免耕栽培增产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免耕栽培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从国外兴起,主要在干旱、少雨的非洲、南亚、南美等一些经济欠发达,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大量垦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如巴西1970~1986年间化肥使用量增加575%,而作物产量未取得任何增长,造成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土地生产能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粮农组织热带农业研究所专家指导开始了免耕栽培的研究推广工作。陕西省的免耕栽培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类型较多,如稻麦、稻油免耕复种,小麦玉米免耕复种等形式,在恢复土壤肥…  相似文献   
153.
砂田是我国西北地区传统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法之一,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中部、宁夏中部、新疆、青海等地的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154.
剪顶。一般应控制在1.8米左右。树冠上部有空间的部位要短截徒长枝,保留20厘米左右枝桩,以利发枝,补充树冠。没有保留价值的徒长性枝条,要从基部剪掉。  相似文献   
155.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纤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粉至乳熟期,各器官粗纤维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器官间以茎鞘粗纤维含量最高,叶片和雌穗相差不大。随着密度、施氮量和施磷量增加,叶片、茎鞘中粗纤维分配量呈下降趋势,而雌穗中粗纤维分配量以中等密度和施氮、磷量水平下较低。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宜的收获期为乳熟末期,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5200 ̄5700株/hm2,施氮量(纯氮)260 ̄330kg/hm2,施磷量(P2O5)110 ̄150kg/hm2。  相似文献   
156.
本试验以掖单4号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对钾的吸收前期较快,至乳熟末期停止吸收,并开始有“外渗”现象,其与生育进程间呈二次曲线变化;钾的吸收速度在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出苗后50d左右;在玉米一生中,钾素散粉以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之后转入茎秆中;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K_2O为2.24kg,此结果可做为确定春玉米施用钾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7.
引进耐低温苦瓜新品种“绿剑锋”在闽南地区种植,表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形美、商品性好,总结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究控释尿素对覆膜马铃薯氮素诊断指标、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普通尿素(CF,N施量200 kg/hm2)和控释尿素(CRU1(N施量180 kg/hm2)、CRU2(N施量160 kg/hm2)和CRU3(N施量140 kg/hm2))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Chl)、氮平衡指数(NBI)、类黄酮(Flav)值、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叶片Chl和NBI值均随施氮量的降低而降低,Flav值随施氮量的降低而增加。不同施肥量和生育期均显著影响叶片Chl、NBI和Flav值(P<0.01),但施肥量和生育期的互作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施氮量降低,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降低,表现为:CF处理>CRU1处理>CRU2处理>CRU3处理>CK。控释尿素降低了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CRU1处理减产幅度最小。与CRU1处理相比,CF处理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5.18%和24.26%,但商品薯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6.50%和5.33%。相似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随施氮量的降低呈减小趋势,CF处理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能保持较高水平,且水分利用效率与CK、CRU2处理和CRU3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与施用控释尿素CRU1、CRU2和CRU3处理相比,CF处理耗水量提高幅度为2.79%~5.02%,对应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为2.33%~11.58%。【结论】CF能保证旱作全覆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可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个可行的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59.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品种与收获期而异。在开花散粉期收获,粗蛋白分配量表现为绿叶>茎鞘>果穗;乳熟期收获表现为果穗>绿叶>茎鞘。不同收获期粗脂肪的分配表现为绿叶>雌穗>茎鞘。粗纤维随收获期推迟,在绿叶和茎鞘中的分配量递减,而果穗中分配量增加。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160.
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是影响粗脂肪含量与产量的重要因子。随着收获期推迟,密度与N对粗脂肪含量的作用逐渐增强,P的作用逐渐减弱。对粗脂肪产量的作用因不同收获期而异。总的来说,随N、P用量的增加,青贮玉米整株粗脂肪的含量及产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密度的增大则略呈下降趋势。获得较高粗脂肪产量(170~390kg/hm2)的适宜施N量为165~225kg/hm2,施P量为65~14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