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篇
  16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挖掘玉米产量潜力,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在东北地区已验证的Hybrid-maize模型及多年气象数据对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东部湿润生态区(桦甸)、中部半湿润生态区(公主岭)、西部半干旱生态区(乾安)]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及其相互组合下的玉米产量潜力进行模拟,并对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产量潜力变异情况及品种本身的生产特性,构建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播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不同,湿润区应选择早播,播种日期在4月20日左右较适宜,而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应尽量晚播,适宜播期应在5月中旬左右。2)不同生态区对密度的容纳能力表现为湿润区(桦甸)半湿润区(公主岭)半干旱区(乾安),3个地区的适宜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8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左右。3)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尽量选择晚熟品种,在当前播期条件下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品种生育期内需要的有效生长积温(GDD)可增至1 600℃以上。4)与当前生产技术相比,将播期、密度、品种三者优化组合,高产体系长期平均产量潜力可增产14.39%~29.23%。本研究可为吉林省玉米高产措施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玉米产量大面积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猪、牛常因阉割时消毒不严造成破伤风发生。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药治猪、牛破伤风27例,痊愈19例,治愈率达70.3%。治疗方法:①5%碘酊彻底消毒阉口;②15%硫酸镁5—20毫升,在猪、牛风门穴处缓慢注入,每日一次:③青霉素240—300万单位,40%乌洛托品10—20毫升,混合一次肌注,连用3—5天;④中药方:  相似文献   
103.
吉林省西部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探明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解决区域长期传统耕作模式所引起的土壤结构质量下降问题及构建土壤合理耕作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2016年10月开始,在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宁江区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耕作结合秸秆还田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耕作 (秸秆清除后进行旋耕,LR)、连续旋耕 (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旋耕,SR)、翻耕–旋耕 (秸秆粉碎还田后,轮流进行翻耕和旋耕,STR)、翻耕–免耕 (秸秆粉碎还田后,轮流进行翻耕和免耕,STN)处理。于2018年10月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布、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  【结果】  与LR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稳定性 (P < 0.05)。秸秆还田条件下,STR和STN土壤中大于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比连续旋耕 (SR) 处理显著增加10.6% (P < 0.05)。与LR处理相比,STR和STN处理耕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 (GMD) 明显提高,而STR和STN处理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平均降低3.9%,耕层不稳定团粒指数 (Elt) 也显著降低。STN处理 在0—20 cm土层具有较高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结论】  秸秆还田下,两种轮耕模式具有更高的团聚体稳定性,且有较小的分形维数,进而具有较好的抗蚀能力,其中翻耕–免耕轮耕模式团聚体稳定性更好,耕层土壤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更高。因此,翻耕–免耕轮耕模式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肥力保育的有效措施和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4.
<正> (五)知识库管理子系统 1.知识获取采用的技术棉花株型栽培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主要采取两种方法:①人工获取方法,由负责建造专家系统的知识工程师收集整理棉花栽培领域专家知识,按照系统要求形式输入知识库,其过程如图10(a)所示。  相似文献   
105.
田间试验证实,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预旺旱作农业区在秋季半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的适播期为4月10日至5月20日,最适播期为4月15~30日,最佳播期为4月20日。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宁夏引黄灌区和山区50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化合作组织进行种植成本及效益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出宁夏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由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青贮玉米、水稻、籽粒玉米、油料作物、小麦、小杂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夏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建议:在保障粮食总产稳定的前提下,山...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东北粳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黑龙江地区4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浸种温度对粳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粳稻品种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浸种水温为25℃时,粳稻品种发芽率最高,且浸种48h后的发芽效果较好。同时,研究还表明,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明显,除在25℃和35℃浸种时4个品种之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种子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8.
<正> 一、专家系统简介(一)专家系统设计思想棉花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直接受天、地、人和作物本身等多种因素制约,且各因素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在棉花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劳动者和棉花栽培研究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栽培管理知识,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栽培方式。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棉花株型栽培及其计算机管理系统课题组的科技人员作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取得了丰富的试验资料,摸清了棉  相似文献   
109.
<正> (三)知识库的设计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包含有描述关系、现象和方法的规则,以及在系统专家知识范围内解决问题的知识,即事实性知识和推理性知识。知识的表示不仅要表达出棉花株型栽培过程中的大量事实和规律,而且要真实、全面地体现专家的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知识的表达与组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专家系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推理是否能够真正模拟出棉花栽培专家的思维判断过程,充分地体现出棉花株型栽培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