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研究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猪肉细菌快速鉴别法,使用特异性引物Tian Primer,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从猪肉中分离出的7种未知细菌进行了分析,并和16S rRNA的PCR分析(是细菌的系统分类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种,约1.5 kb左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新特异性单引物PCR法从7种细菌提取的基因组DNA中都得到了各不相同的多重PCR产物,比传统的16S rRNA的PCR分析得到的PCR产物(1465 bp)要丰富的多。因此,这一新特异性单引物PCR法具有比传统的16S rRNA的PCR分析法更精确的细菌鉴别潜力。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入春以来,我县养鸡厂孵化3万只肉鸡,在饲养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户的仔鸡到第3、4周后,病鸡逐渐增多,并发生死亡,从病因分析和治疗效果看,确诊为硒缺乏症。症状:肉用仔鸡饲养到3、4周时,少数突然死亡,接着很多鸡只精神萎顿、呆立、减食,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3.
实验选用山西省陵川县板蓝根种子幼苗为材料,取幼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激素组合,使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筛选得到各阶段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由实验可知:板蓝根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2,4-D+1.0 mg·L~(-1)6-BA,愈伤组织最大诱导率为60.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8 mg·L~(-1)NAA+1.0 mg·L~(-1)6-BA,最大分化率为53.3%;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1)NAA+0.3 mg·L~(-1)IAA,根的最大诱导率为:75.3%。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丰富,百合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是百合利用的基础工作。文章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进行了野生百合资源调查,重点关注野生百合自然分布、生境及生长状况。调查发现,岷江上游地区野生百合广域分布种为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适生环境可概括为中高海拔(1200~2000m),中偏碱性沙壤土,伴生植物多为禾本科茅草及灌木。调查确认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野生百合属植物分布较广,自然长势优良,但过度放牧、开荒及旅游开发等行为会导致野生百合种类减少。因此,基于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调查,开展百合植物资源分布格局与生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5026白粉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5026是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的抗病新品系,它兼抗小麦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温室抗性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期,CH5026对白粉病菌系E09均表现为免疫,且具有与其抗性供体TAI7045及TAI7045的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的白粉病抗性,且CH5026和TAI7045的小麦亲本均为中、高感,表明存在于CH5026的白粉病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为进一步明确其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用高感品种(系)晋太170和CH5065分别与CH5026杂交、回交,将其F1,F2,BC1,F3群体及其双亲分别在太原温室用白粉病15号小种的E09菌系接种,并按单株调查其抗感分离之比。结果表明,F1对白粉病的感染分别为0或0;级。F2,BC1的群体中,其抗感分离分别符合3R∶1S和1R∶1S;而且在F3株系中,全抗∶抗感分离∶全感为1∶2∶1,说明衍生于TAI7045的抗病品系CH5026对白粉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6.
叠氮化钠(NaN_3)诱变是获得基因水平变异体的重要途径,了解叠氮化钠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等基本条件是进行诱变育种的前提。本研究采用0.0,0.2,0.6,1.0,1.4,1.8mmol/L的叠氮化钠溶液浓度对赤小豆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处理时间为16,20,24h。通过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确定叠氮化钠诱变赤小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半致死剂量LD 50)。此外,还对赤小豆M1代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检测,探究叠氮化钠对赤小豆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叠氮化钠对赤小豆诱变处理时间为20h时的半致死浓度为1.0mmol/L。叠氮化钠对赤小豆幼苗的SOD、POD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赤小豆幼苗的CAT活性有促进作用。当叠氮化钠浓度为1.0mmol/L时,赤小豆幼苗的SOD活性最高;而浓度为0.6mmol/L时,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6-BA浸种对盐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6-苄氨基腺嘌呤(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延缓花及果实衰老。本试验以晋绿9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6-BA浸种,探究6-BA 对盐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6-BA(≤10mg/L)处理可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当提高6-BA的浸种浓度(≥20mg/L),种子萌发受到抑制;(2)低浓度盐胁迫会促进根和幼苗下胚轴的伸长,高浓度盐胁迫则抑制根的生长;6-BA浸种会抑制根和幼苗下胚轴的伸长,而且6-BA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3)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会明显增加绿豆幼苗中脯氨酸(Pro)含量,引起丙二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重金属(Cu 2+、Zn 2+、Cr 6+)胁迫下小豆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效应,以“晋小豆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5、10、50、100、200、300、400mg/L)重金属(Cu 2+、Zn 2+、Cr 6+)梯度,测定小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变化及幼苗根、茎、叶中各种重金属的积累量。结果表明:当Cu 2+浓度为5、300、400mg/L时,小豆种子发芽势高于对照,而在相同浓度的Cr 6+、Zn 2+胁迫下小豆种子发芽势低于对照。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对小豆发芽率整体影响趋势相近,在重金属浓度为50mg/L时小豆幼苗根长最长;当Cu 2+浓度为200~400mg/L时小豆下胚轴长明显短于对照,Zn 2+和Cr 6+浓度为5~400mg/L时,随Zn 2+、Cr 6+浓度升高小豆下胚轴生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都在浓度为100mg/L时下胚轴最长。小豆幼苗对重金属Cu 2+的累积量较高,对Zn 2+的累积量次之,对Cr 6+的累积量最低,且主要集中在根部,只有少量富集在茎和叶片中。适宜重金属浓度对小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根部对重金属有良好吸收,种植小豆对改善土壤环境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丹麦猪场的一项试验表明,群体饲养妊娠母猪这种可以节省饲养空间的方法在生产上可以取得鼓舞人心的结果。一种能够以群体生活的方式舍内饲养妊娠母猪的新型猪栏在丹麦已开发成功。此新型猪栏名为Opti-pen(意指“最令人满意的妊娠母猪栏”——校者注),由公用休息区和个体饲喂区组成,休息区的排水地板上铺了一层垫草(图1)。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黄芩的离体再生体系,以黄芩幼苗的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激素浓度配比对黄芩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再生芽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茎段在MS+6-BA 1.0 mg·L~(-1)+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佳;在MS+6-BA 0.5 mg·L~(-1)+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中黄芩茎段的再生芽的分化效果最好;在1/2MS+NAA 0.4 mg·L~(-1)的培养基中,黄芩茎段再生根的分化效果最好,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