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主要内容,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积极拓展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种生态需求、物质需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2.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与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以及在不同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培育新品种的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一代;3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和蒙古羊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应更为显著.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培育的新品种群是国内肉用绵羊育种计划最具代表性和遗传性能表现最好的育种基础群和最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用1岁左右的绵羊15只,均分为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10 g赖氨酸盐。饲喂28 d后,全部屠宰,取样。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扩增GHR和GAPDH基因,分析不同处理背最长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绵羊GHR基因在B组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极显著高于C组(P〈0.01);C组与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能够提高绵羊GHR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但不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4.
95.
当前,三元复合肥在农业上应用已广泛推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三元速效复合肥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目前,三元速效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氮肥的利用率低,只有27%左右;二是肥效期短,只有30~50天,必须采用多次追肥才能满足作物一季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由于大多数农民还采用传统的追肥方法,氮肥的利用率只有12%~17%,浪费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种田成本和效益.  相似文献   
96.
采用VORTEX7.3软件对鹅喉羚的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鹅喉羚集合种群在100年内的种群动态变化接近于根据野外工作得到的种群动态。种群在100年内的灭绝概率为零,在25年种群数量最大440,25~65年间鹅喉羚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65年时鹅喉羚的灭绝概率最大32%,种群数量约减少20%,之后种群数量处于稳定下降趋势。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需妻保护。鹅喉羚死亡率的变化对它们种群生存力的影响要大于环境变化;逐步使鹅喉羚生境良性发展有利于鹅喉羚种群的良性发展;通过鹅喉羚种群闯进行个体交换有利于保持它们的进化潜力。  相似文献   
97.
随着特克赛尔羊、杜泊羊、澳洲美利奴羊等国外优良绵羊品种的大量引进,在显著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同时,使得携带的各种遗传病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蔓延,给羊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绵羊育种和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绵羊皮肤脆裂症遗传病的临床症状、分子遗传基础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绵羊皮肤脆裂症遗传病的净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8.
产毛(绒)量是绒毛用羊主要的经济性状,毛(绒)的质量和产量受毛囊发育的影响。众所周知,毛囊控制羊毛(绒)的生长,而毛囊干细胞决定着毛囊形态的发生。因此,文章从绒毛用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开展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选育绒毛性状优良的绒毛生产用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
非繁殖季节羊诱导发情排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处于乏情状态的绵山羊,不管是泌乳性乏情还是季节性乏情,卵巢上都无发育成熟至可以排出的卵泡,也无功能黄体存在.这显然是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活动低下,FSH与LH的水平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外源的生殖激素(神经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或创造人工气候环境或公羊效应等其它方法引起内源促性腺激素分泌与释放,可使卵巢恢复活动,引起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施肥种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夏玉米试验,研究等氮量条件下不同施肥种类(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混施)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氮素含量、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混施处理的玉米鲜质量比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11.1%、7.1%,总粒质量分别提高了8.9%、6.5%;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以0~20 cm土层最大,化肥+有机肥混施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为2.38 mg/L,化肥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最高,为18.7 mg/L,40 cm以下土层的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很低,且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培养微生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土壤的0~6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混施处理和常规化肥处理的细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混施处理细菌种类最多。在0~20 cm土层混施处理真菌种类最多,但数量和其他处理差异不大;在0~20 cm土层化肥+有机肥处理的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