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Quest3D中的核心技术即贴图烘焙,通过层次分析法说明贴图烘焙技术的重要性,并科学地说明贴图烘焙技术的实现方法,以期为真实实现园林场景虚拟现实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文章选取沈阳市的5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公园内的游客发放问卷,并对产生的数据进行SPSS数据分析,得到沈阳市5个公园纪念性景观的综合评价得分与排序。针对公园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对今后城市公园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经过对安康市旬阳县种质资源圃所选出来的9个黄姜优良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7和115—5两个品系丰产性好,皂素含量高,具有继续研究和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分布鸟类17目42科276种,兽类6目15科57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金雕、紫貂等1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如花尾榛鸡、驼鹿等57种。该林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候鸟迁徒停歇地和主要途径,是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之一。本文就进行有效的就地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陇南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小麦条锈病的常发流行区和防治的关键地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中的作用,对阐释该地区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来源和指导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陇南春季自然受锈菌侵染的堆花小檗及其邻近的小麦上分离获得小麦条锈菌菌系,19个来自发病小檗的单夏孢子堆菌系在中...  相似文献   
46.
落叶松八齿小蠹是为害落叶松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几年来,采用信息素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方法捕虫效果好,便于携带悬挂、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47.
列举了20世纪后期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21世纪初叶中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21世纪初叶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8.
刘尧 《花卉》2021,(14):137-138
城市化发展是不可更改的趋势,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大众提供更加适应生存的环境,城市绿化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传统的绿化已经无法满足城市需求,因此城市绿化工作者要积极探究新的绿化模式,立体植物绿化的出现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城市现代化...  相似文献   
49.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世界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揭示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机理对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立枯丝核菌AG1 IA的自然突变不致病菌株Rs3的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研究以及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关键致病基因的突变,探寻其致病力丧失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与野生型AG1 IA相比,不致病菌株Rs3具有生长慢、接种水稻叶片不产生侵染附着结构,以及不导致水稻产生坏死病斑等生物学特点。而重测序结果分析显示,与野生型AG1 IA相比,不致病菌株Rs3的基因组范围内存在大量的突变,包括SNP和Indel,其中涉及与菌丝生长相关的actin基因,致病相关的cAMP通路、MAPK通路和钙离子信号等通路基因,以及效应因子相关基因。本研究通过对水稻纹枯病菌不致病菌株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以及基因组层面上的基因突变分析,从菌株对寄主的识别、侵染生长和致病信号通路方面揭示了Rs3致病力丧失的可能原因,为后续纹枯病菌关键致病因子的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现场调查及模拟试验结果为依据,研究了我国特有生境的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踩踏活动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旅游踩踏活动对地表破坏程度随游客体重、行进速度、地形坡度、地表疏松度等方面的增加而严重,下山方向行进和平行等高线方向行进对地表破坏程度大于上山方向行进,其中,地形坡度和行进速度是影响踩踏地表破坏程度的主要因子。为此提出,在该保护区,地表疏松陡坡地段要禁止游客行进,其它各地段游客要慢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