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1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篇 |
农学 | 129篇 |
基础科学 | 115篇 |
72篇 | |
综合类 | 708篇 |
农作物 | 77篇 |
水产渔业 | 49篇 |
畜牧兽医 | 261篇 |
园艺 | 103篇 |
植物保护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对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3.
农业生产力布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有效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依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基于此,就新时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思路进行了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鲜食番茄果肉中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快更好地进行番茄果肉颜色的评定,定位相关QTLs以改良果肉的颜色品质,本研究选用果肉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不同的2个番茄品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并通过P1、P2、F1、F2、B1和B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2、B1、B2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或单峰偏态分布,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多基因对番茄红素含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存在明显的主基因多基因特征,显示番茄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一个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27.39%~66.93%;多基因遗传率较低,为12.09%~48.44%。所以,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提高和固定高番茄红素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有利于发现新QTLs位点。 相似文献
75.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调解、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减少因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76.
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木薯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采用微滴灌和微喷灌两种不同灌溉方式,研究木薯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对改善土壤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效果最好,其次是喷灌。微滴灌木薯产量比对照增产60.64%,土壤孔隙度提高10.62%,土壤速效氮增加29.00%,速效磷增加147.93%,速效钾增加5.49%。可见,微滴灌对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提高木薯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以桑黄、灵芝为原料,以冲泡液中黄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并结合模糊数学法研究桑黄灵芝袋泡茶制作及冲泡工艺。结果表明,桑黄灵芝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及冲泡工艺为:桑黄与灵芝质量比为3∶2,冲泡时间20 min,冲泡水温75 ℃,茶泡袋材质为玉米纤维。采用该工艺配方制作的产品色泽黄润透亮,有桑黄及灵芝的独特香气,感官评分为(87.2±0.3)分,冲泡液中黄酮含量为(12.95±0.23)mg/L。本研究为桑黄、灵芝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方法,为其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
为提高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十五”期间,全国农业系统将重点推广十大农机化技术:①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核心内容是机械栽植和机械收获两大环节;②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核心内容是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