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水牛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CDS序列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期TRAIL蛋白调控水牛卵巢卵泡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水牛TRAIL基因CDS序列,对所获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RAIL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试验成功克隆水牛TRAIL基因CDS序列,长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水牛TRAIL基因与牦牛、普通牛、山羊、绵羊、野猪、马、人、黑猩猩和家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2%、99.3%、95.9%、96.3%、84.7%、84.8%、81.3%、81.3%和70.0%。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水牛与牦牛、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家鼠亲缘关系最远。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不同物种间,其跨膜结构域和TNF结构域序列保守性较高。TRAIL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140―285位氨基酸处为TNF区,具有29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TRAIL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约占51.57%,其次为延伸链(24.39%)和α-螺旋(24.04%)。TRAIL蛋白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一致,且与模型蛋白人TRAIL蛋白的相似性为75.53%。【结论】本试验克隆得到水牛TRAIL基因CDS区序列,大小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水牛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TRAIL蛋白跨膜结构域和TNF结构域在不同物种间序列保守性较高,这可能与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SFE-GC/MS)技术测定树干注药后柳树中敌敌畏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柳树组织中敌敌畏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0℃、压力34.48MPa、静态萃取时间20min、动态萃取CO2体积为20ml(1.0ml/min)、夹带剂甲醇(添加量0.15ml/g)、收集液丙酮。通过上述方法对柳树体内各组织中敌敌畏含量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敌敌畏经树干注药可在柳树体内经木质部长距离传导,分布于树体各组织中。树干注药后不同时间,敌敌畏在柳树树冠内不同部位的传导、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药剂进入木质部后,首先沿注药孔上方输导组织随蒸腾流纵向传导,进入注药孔上方的叶片中。树干注药24h时,树体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在树体内逐渐降解,含量逐渐降低,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也逐渐缩小,96h后在树冠各部位趋于均衡分布。树干注药初期叶片内药剂含量大于树体其他部位,随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注药7d后,药剂在树体各部位趋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3.
冯超  罗茜  李志华 《乡村科技》2021,(4):68-69,72
本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立足点,从湖南省祁东县农村产业现状、发展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发展建议等方面,对祁东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是影响国家、地区和全球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一些林业有害生物,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文章总结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林业生产中几种重要入侵生物,就如何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5.
几种杀菌剂树干注药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抑菌及田间树干注药药效试验,探讨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甲霜灵等几种杀菌剂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甲霜灵等几种药剂对板栗疫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0.24~65.64) mg/L之间,其中戊唑醇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为0.24 mg/L,其次为烯唑醇和己唑醇,EC50分别为0.28 mg/L和0.29 mg/L.戊唑醇对板栗疫病病原菌孢子毒力最高,EC50为0.67 mg/L.田间树干注药,10%戊唑醇注干杀菌剂对板栗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按树干地径1 mL/cm的注药量防效83.85%,可有效控制板栗疫病的危害,其次为10%烯唑醇和10%己唑醇,防效依次为73.19%和71.03%.  相似文献   
46.
47.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菌致病粗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经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粗毒素浸泡后烟草幼苗抗病相关酶系的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以研究毒素对烟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引起烟草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毒素属于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HST)。烟草幼苗经毒素处理12~60 h,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都迅速升高,随后下降,幼苗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50%的毒素液处理幼苗根部54 h后,根部细胞膜的损伤率比对照均增加了80%,叶片的细胞膜损伤率比对照增加了90%。另外毒素处理能抑制烟草种子胚根的生长,使幼苗萎蔫,与病原菌直接接种表现相同,说明毒素是病原菌侵染烟草导致发病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8.
黑土区坡耕地连年施加生物炭的最佳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东北黑土区连续多年施加生物炭的应用效果及其综合影响,寻找最佳的施碳量以及施加年限,于2015年在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的红星农场开展了生物炭最佳施用模式的研究。按照生物炭的施加量设置Y0(0 t/hm~2)、Y25(25 t/hm~2)、Y50(50 t/hm~2)、Y75(75 t/hm~2)、Y100(100 t/hm~2) 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两次,连续施加4年(2015—2018年),对土壤理化性质、水土保持效应以及节水增产效应等指标进行观测,建立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投影模型,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加量、施加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 H值、土壤碳氮比则呈现上升趋势,且生物炭的累积施加量越大,这种趋势就越明显。Y25、Y50处理下的田间持水率随着施加年限的增加呈现逐年升高趋势,Y75处理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Y100处理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Y25处理下的田间持水率为37. 33%。径流系数与土壤侵蚀量均与施炭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连续施加两年50 t/hm~2生物炭的径流减少效果与抗侵蚀效果最优。连续施加4年25 t/hm2生物炭的玉米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为10 35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最优处理为2015年的Y50,为32. 85 kg/(mm·hm~2)。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连续3年施加32. 63 t/hm~2生物炭为东北黑土区最佳生物炭施用模式。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胡彬  丁德辉  傅秀敏  冯超  康明 《园艺学报》2018,45(1):117-12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测定钟冠报春苣苔(Primulina swinglei)花发育进程中花色素苷在各花器官组织中的分布、含量及比例。共鉴定出17种花色素苷类物质,分别为矢车菊素、芍药花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及锦葵素及其与葡萄糖、芸香糖、乙酰芸香糖等糖苷组合而成的苷元。研究发现,呈紫色的花瓣中蓝紫色的花色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及锦葵素)比例达到64.0%;呈红色的花筒中红粉色的矢车菊素及芍药花素分别占36.7%和20.0%。开花前总花色素苷含量缓慢上升并趋于稳态,该过程中红粉色的花色素占据比例逐渐减小,而蓝紫色花色素所占比例渐趋增加,这可能与花瓣/花筒的比例渐趋增大有关。而花盛开之后,花色素苷含量急剧降低,可能与花色素苷的降解或稀释相关。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公路上进行自由驾驶实验,并采集驾驶员连续驾驶过程中的心率与心率变异指标。通过定性、定量以及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连续驾驶时间对驾驶疲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草原道路上连续驾驶110~120 min左右会呈现疲劳状态,驾驶疲劳表现明显的是视觉疲劳,其次为困倦感与怠倦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