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温等逆境因素会影响生防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田间应用效果。为了深入了解生防真菌热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球孢白僵菌热胁迫下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筛选出28个热激响应上调基因。通过基因比对分析,大部分基因与已知功能基因如物质运输、基础代谢及胁迫响应类基因等具高度同源性。从中挑选12个基因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了菌株在40℃下热激15、30、60、120 min后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随热激时间和基因不同而异,显示菌体在热激的不同阶段依次启动不同的应激方案来应对热激胁迫。这些热激响应基因为揭示球孢白僵菌的耐热机制和通过遗传改造提高菌株耐热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甘蓝桃蚜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10715对蔬菜叶象甲 (Listroderes costirostris oliquus Klug)幼虫的毒力.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25℃和21℃下, 蔬菜叶象甲幼虫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在25℃下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致死力比21℃下更强,在25℃下,用1.25×108,1.25×107,1.25×106,1.25×105孢子/ml处理后第9 d死亡率均达到100%.在18℃和28℃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分别在接菌后第6 d和第5 d开始死亡,第10 d和第9 d以后死亡率才达90%以上.用106孢子/ml浓度的孢子液处理,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7.9,6.8,8.8,8.9和9.0 d. 相似文献
43.
鼹鼠跗线螨(Tarsonemus talpae Schaarschmidt)近年来在四川水稻区域严重发生,在田间常伴随水稻褐鞘症蔓延,螨量高峰出现在水稻孕穗期以后。通过抽取田间褐鞘稻株作列联表分析,证实该螨的活动确与褐鞘症的发生有联带关系。将螨体进行分离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体表及附肢可携带和传播稻叶鞘腐败病菌(Sarocladium oryzae)。在隔离控制条件下用螨和这种病菌对水稻作接螨、接菌、接螨接菌和不接四种处理,结果显示接螨接菌与单接菌二处理症状表现最早最普遍,但症状的发展和严重程度以前者更甚。因此本文提出,四川的水稻褐鞘症系由叶鞘腐败病菌为主要诱因,鼹鼠跗线螨在其中起着传播病菌而加剧症状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45.
1993年和1994年设置井岗霉素8个梯度浓度:3.125、6.25、12.5、25.50、100、200、400ppm,比较培养基液体,平皿固体和离体稻茎3种培养方式,探索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胁迫抗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6.
飞虱虫疠霉和新蚜虫疠霉对桃蚜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飞虱虫疠霉和新蚜疠霉对桃蚜毒力的生物测定,证实了两种近缘虫疠霉对三日龄若蚜的毒力,两种虫疠霉包括8个剂量处理,每剂量接各88-216头若蚜,接种后逐日观察死亡发数并确诊死因,所获时间-剂量-死亡率数据经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虫疠霉具有相似的剂量效应,但飞虱疠霉的杀蚜速率比新蚜虫疠霉快,接种后3-7d飞虱虫疠霉的LD50值分别为12.81,2.90,1.79,1.27.0.90个孢子/mm^ 相似文献
47.
丝孢类害虫生防真菌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抗逆性决定着生防菌剂的田间适用性,兼具多个抗逆性状的菌株一般只能通过相关功能基因的遗传操作和定向选育而获得,但这类真菌遗传操作的可行方法目前相当有限.本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插入法将含有草丁膦抗性标记的Bar基因的质粒pAN52-1N-Bar转入玫烟色拟青霉Pfr116菌株的原生质体中,转化效率约为6~13个转化子μg-1质粒DNA.通过对Pfr116菌株突变转化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检测及基因组DNA单酶切片段的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随机抽取的转化子基因组中,且都在基因组上单位点插入,转化子对草丁膦的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由此构建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具有低拷贝、转化率较高,遗传稳定强的特点,不失为一种丝孢类生防真菌遗传操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