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背毛木耳杂交育种及杂交子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性状优良的毛木耳新品种,进行了杂交育种。实验以钩悬法收集毛木耳"丰2"子实体单孢子并培养获得其单核菌丝。采用单孢杂交(两点法)进行杂交培养,镜检"锁状联合"初选杂交子;通过与亲本的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比对分析确认杂交子,并经出耳试验验证其结实性。实验结果显示,种内杂交的不同单核菌丝较易亲和并产生具结实能力的杂交子。  相似文献   
32.
气隙非浸油式电机叶片泵的主泵吸油配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气隙非浸油式电机叶片泵中主泵在高转速下吸油充足,针对孔板离心泵输出液流在主泵配流窗孔外侧与内侧压差大、旋转液流向主泵配流时流动阻力大的问题,提出了在主泵配流窗孔增设平衡槽和导流槽的结构。流场计算表明:平衡槽将外侧的引油窗孔与内侧的辅助窗孔沟通,控制两窗孔出口的压力差为一较小的定值;导流槽避免了旋转液流在引油窗孔中产生旋涡及其流动阻力,显著地增大了引油窗孔的入口流量,窗孔出口的静压随导流槽包角增大而增大,当导流槽包角大于80°时,引油窗孔出口静压提升了10%,辅助窗孔出口静压相应提升了15.4%。该研究为电机泵的主泵配流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茯苓的发酵研究及其动物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 ,茯苓发酵培养经 0 - 48h的适应期 ,48- 144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并出现pH值骤降 ,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在 12 0h生物量可达到 30g/10 0ml (鲜重 )以上 ;提取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 0mg/ml,氨基酸含量≥ 480mg/ 10 0ml,经动物试验证明 ,其具有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4.
陈文杰  冀宏 《食用菌》2004,26(5):6-6
20 0 3年下半年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应加拿大多伦多NEWLANDRESOURCE公司邀请 ,到加拿大考察了食用菌生产。通过考察 ,对我国的食用菌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1 多伦多的食用菌市场我们考察了当地大中小各级超级市场 ,其中的SEARS ,NOFILLS ,BIGLAND ,GOLDHILL等 ,基本价格如下 :  相似文献   
35.
针对研制出的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建立了电机泵性能试验系统,获得了样机的输入电量参数、输出液压能参数及内部转子转速和壳体内部压力等参数,得到了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的转子转速、噪声、功率和效率等随输出压力变化的特性,并与同等功率液压电机油泵组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电机油泵组相比,电机叶片泵样机的体积减小50%、轴向尺寸减小61%,噪声降低约7 dB,液压电机叶片泵内部转子转速随输出压力升高而明显下降;同时,试验也发现样机存在内部流道狭窄引起的气泡析出和内部密封不良引起额外泄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电机泵的后续优化及工业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海鲜菇栽培料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海鲜菇栽培料细菌16S rDNA的V3~V4区测序共获得52 192条序列,10 588个OTU数目,栽培料中具有较多的微生物群落;群落中,变形菌门占92.71%,γ-变形菌纲占75.77%,假单胞菌目占69.76%,莫拉氏菌科占68.73%,不动杆菌属占66.30%。  相似文献   
37.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改进方法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面临问题的分析,指出生产技术改进的必要性,并从技术特点和技术内容两方面,提出建立食用菌工业化清洁生产工艺及安全危害关键点控制技术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38.
采用以棉籽皮或阔叶木屑为主料的混合培养基实现桦褐孔菌菌株JS-1的人工栽培.预结实试验证明了人工栽培桦褐孔菌具有可行性;研究了菌丝体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条件选择与控制,证明采用V配方,在温差10℃条件下,经过菌丝体后熟期和转色可形成菌核;且菌核在20~25℃范围内生长良好;发现控制通气是关键技术环节,菌株JS-1菌核形成和生长具有"限氧"的特性,氧气充足反不利于菌核生长.上述条件下,以棉籽皮为主料,一茬菇生物学效率可达到47%左右,干品得率8%.  相似文献   
39.
冀宏  陈文杰  马允莉  霍红 《食用菌》2008,30(3):20-21
由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野生桦褐孔菌分离获得品质稳定的纯菌株JS-1.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其营养生理条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利于桦褐孔菌生长的微量元素最适添加量分别:MgSO<,4>.·7H<,2>O为0.15%;KH<,2>PO<,4>为0.3%;VB<,1>为20 mg/L;金属离子Mn<'2 >和Cu<'2 >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Fe<'2 >和Zn<'2 >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试验表明,桦褐孔菌最适生长酸碱度为pH6~7;在"微氧"环境中,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常态,具有限氧生长的特性.  相似文献   
40.
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素质等方面指出了当前高等院校食用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