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34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IBA处理对厚叶扇子花扦插苗生根关联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厚叶扇子花(Scaevola crassifolia)生根机理,促进其无性扦插生根率,观测了厚叶扇子花扦插苗生根特性,研究了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等相关联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厚叶扇子花属于皮部生根...  相似文献   
142.
依据重庆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速生丰产林规划数据,对可供林纸一体化工程林资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可用于造纸的现有林年生长量158.3万m3,规划速丰林12.6万hm2,年生长量66万m3;渝西地区,可用于造纸的现有竹林年产竹材60.8万t,规划小径竹2.6万hm2,年产竹材33.2万t;其他地区的木材、竹材作为规避风险的补充.制浆规模:以木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应小于29万t/a,以竹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应小于23万t/a.  相似文献   
143.
汶川地震区土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汶川县草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震后4种恢复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地震造成的生态破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在坡面分布表现出显著差异.(2)坡面不同部位对自然植物恢复坡面的最大持水量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对有植物长期演替的对照坡面的非毛管持水量有显著的影响,其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3)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入渗率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不一致,但在时间格局上表现出相同的3区段变化趋势,土壤渗透速率与入渗时间呈非线性关系,经拟合表现出对照地块的土壤渗透数学模型的拟合度最高,且随坡面部位下移拟合度越高.(4)同一坡位的渗透性能在不同恢复类型坡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照地块>人工种植>自然恢复>完全裸露,坡位对同一恢复类型土壤渗透率在坡面水平分布上的影响表现为坡上高于坡中和坡下.  相似文献   
144.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干旱频繁,强降雨增多,深入研究降雨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有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的循环.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的标准径流小区为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旱时,降雨使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产生激增效应.2010年8月3日降雨后经果林、裸地、农用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干旱期的相比分别增加了0.40,1.51,1.95倍;土壤微生物量氯与干旱期的相比分别增加了1.77,1.83,3.7倍;土壤呼吸与干旱期的相比分别提离了12.4%,12.5%,20.5%.激增幅度依次为农用地>裸地>经果林.农用地的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值均低于经果林、裸地的,但是降雨使其产生的激增幅度明显大于经果林和裸地的.  相似文献   
145.
利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对重庆合川市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时空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川市的土壤侵蚀状况在侵蚀面积和程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侵蚀具有时空差异大,侵蚀与水、热基本同期,侵蚀高峰超前于降水高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6.
以太阳扇(Scaevola aemula)嫩叶、老叶、茎段、茎节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筛选;以太阳扇嫩叶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增殖、生根培养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嫩叶为太阳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外植体;MS+6-BA 0.50mg/L+2,4-D 0.20mg/L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 0.50mg/L+NAA 0.10mg/L为芽分化最佳培养基,分化率可达96.5%;1/2MS+NAA 0.01mg/L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最高可达3.33;糖浓度、NAA均影响太阳扇无菌苗生根,1/2MS+NAA 0.02mg/L+蔗糖30g/L为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g腐殖质∶g珍珠岩∶g细土=2∶1∶1为组培苗移栽最佳基质,移栽成活率达75%.  相似文献   
147.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出露岩石与坡面成不同夹角显著改变地表集中水流特性,进而影响地表侵蚀过程。目前,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的坡面集中流侵蚀水动力特征动态变化过程还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6个岩石与坡面夹角角度(30°、60°、90°、120°、150°、180°)、3个坡度(10°、15°、20°)、3个流量(5、7.5、10 L·min-1)组合条件下喀斯特槽谷区坡面土壤侵蚀率与水动力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各岩石与坡面夹角下,随冲刷历时的推延,土壤侵蚀率(E)先波动性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水流功率(ω)呈波动变化但趋势不明显,单位水流功率(Up)逐渐减小,水流剪切力(τ)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ε)波动性逐渐增大;夹角150°时平均土壤侵蚀率(0.078 kg·m-2·s-1)最大,随着夹角增大,τ、ω和ε均呈先减小后增大,Up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夹角下水动力学指标间差异均显著(P<0.05);E、τ、ω和Up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ε随流量增大而增大,随坡度变化不明显;试验条件下,E与τ(R2=0.603)、ω(R2=0.600)和Up(R2=0.583)间的关系用幂函数方程描述较好,与ε间的关系则用线性方程描述较好(R2=0.294);相比而言,水流剪切力可更好地描述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坡面的土壤侵蚀率。研究结果为揭示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坡面集中水流侵蚀水动力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出露的岩石与坡面形成不同夹角,塑造了复杂的微地貌,显著改变坡面集中水流路径,使得水流特性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集中流水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还不清楚。通过室内放水冲刷模拟试验,研究了3个坡度(10°、15°和20°)、3个冲刷流量(5、7.5、10 L·min-1)和6个岩石与坡面夹角(30°、60°、90°、120°、150°和180°(0°))组合条件下喀斯特槽谷区地表集中流的水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集中水流雷诺数(Re)随冲刷历时变化趋势较复杂,试验条件下,Re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坡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变化范围为517~3343。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随冲刷历时表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其随坡度增大而增大,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变化范围为0.62~5.70。Re和岩石与坡面夹角关系均不显著,f和岩石与坡面夹角间的关系在各流量和坡度组合下表现不同。f与Re之间的耦合关系受岩石与坡面夹角的显著影响,当岩石与坡面夹角小于90°时,f-Re关系用对数方程描述比较好;夹角大于等于90°时,则用幂函数方程描述更好。试验条件下,当Re1 791时,f与Re关系不显著;当Re1 791时,f与Re则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喀斯特槽谷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9.
西南喀斯特山地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地不同林下经济模式与土壤水分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以不同空白林地作为对照, 对重庆荣昌县6种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地和同一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渗透各指标存在很大差异, 0~10 cm土壤总渗透量在麻竹林下种菌模式中最强, 达到449 mL;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为427.5 mL;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为389.4 mL;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 仅有241.5 mL。各林地土壤渗透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在3种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型中, 通用经验方程拟合效果最优, Kostiakov方程次之, Philip方程效果最差。土壤渗透性评价得分显示: 麻竹林下种菌模式土壤渗透性最好, 其次是黄葛树林下种草模式, 再次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 以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差。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 土壤渗透与土壤有机质、含水率、总孔隙度和0.005~0.01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0.05~0.25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合相关分析, 筛选出8个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土壤理化性质因子, 通过主成分分析, 得到表征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参数α和表征显著影响土壤渗透性的理化性质指标的综合参数β, 并构建了土壤渗透性各指标及其综合参数α与β的线性回归模型, α=0.249 初入渗率+0.254 稳渗率+0.252 平均渗透速率+0.254 渗透总量, β=0.167 有机质+0.183 含水率+0.200 总孔隙度+0.174 非毛管孔隙度 0.145 P0.05~0.25+0.131 P0.005~0.01+ 0.106 P0.001~0.005 0.200 容重(P0.05~0.25P0.005~0.01P0.001~0.005分别表示0.05~0.25 mm、0.005~0.01 mm和 0.001~0.005 mm颗粒含量)。  相似文献   
150.
为研究脐橙果园用地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力机制,制定三峡库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政策,维持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平衡,以三峡库区脐橙主产区重庆市奉节县为研究区,利用地理国情、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在自然、社会经济2个类别基础上引入政策类因子,选择像元、乡镇2个尺度的26个潜在因子,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方法定量分析脐橙果园用地变化驱动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主要因子的边际依赖性,探究2000—2019年期间奉节县脐橙果园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2000—2019年期间奉节县脐橙果园呈快速扩张态势,总体规模增幅达150%,年均增长达7.5%,主要沿长江与梅溪河、大溪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水系呈带状分布,顺着流域峡谷方向逐步扩张;像元尺度的与水源地距离、与城区距离、土壤pH值和乡镇尺度的平均坡度、平均高程、脐橙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数额、现代农业柑橘专项资金数额、脐橙产业科技项目资金数额以及坡向等驱动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位居前9位,政策因子在脐橙果园扩张中的贡献较为显著,说明需要制定更适宜的政策来引导脐橙产业健康发展;脐橙果园扩张对各主要驱动因子的边际依赖性较强,不同空间层级之间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脐橙果园扩张倾向于发生在平均坡度15°~25°、平均高程200~450m、距离水源地3km内、土壤pH值为5.5~7.6,有资金支持、区位条件好的区域。本研究可为制定引导脐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