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21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10篇 | |
综合类 | 72篇 |
农作物 | 1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26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低温胁迫及恢复对杏树品种雌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寒品种‘围选1号’和冷敏感品种‘龙王帽’的雌蕊为试验材料,利用LED人工气候箱对杏树枝条进行低温处理,研究低温胁迫和恢复处理对‘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表型、解剖结构和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的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的趋势且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围选1号’和‘龙王帽’雌蕊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44℃和-2.30℃。相较于‘围选1号’,‘龙王帽’出现的裂隙较多且裂隙在较高温度时就会出现;‘龙王帽’和‘围选1号’雌蕊的褐化率和MDA质量摩尔浓度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的趋势,与其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CAT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杏树雌蕊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恢复过程中‘围选1号’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较‘龙王帽’低,POD和CAT活性较高,表明‘围选1号’恢复能力较强;另外,相较于低温胁迫,恢复过程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较低,POD和CAT活性较高,表明温度的恢复使雌蕊的膜损伤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42.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菌株Wh03中克隆得到酿酒酵母MKK1和MKK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MlpMK K1/2-WH。测序结果显示,MlpMKK1/2-W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18 bp,编码405个氨基酸。 MlpMKK1/2-WH蛋白具有保守的PKc_Pek1_like和Pkinase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lpMKK12/-WH与柄锈菌属3种锈菌中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太白杨是松杨栅锈菌的天然寄主,DNA甲基化有可能改变太白杨抗锈性表观遗传特征,从而为揭示杨树抗锈病机理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甲基磺酸甲醛(MMS)处理太白杨1年生幼苗和人工接种相同浓度的夏孢子悬液,统计各处理条件下,松杨栅锈菌潜育期和发病期夏孢子密度、植株的死亡率、叶片黑斑率、叶卷曲率等表观性状,分析甲基化处理对太白杨抗锈性影响;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各处理在病程不同时期太白杨SOD、POD、CAT、PPO等防御酶活性,分析甲基化处理对太白杨生理的影响。 结果 叶片卷曲或叶边缘内收率、叶片黑斑率、植株死亡率与MMS浓度具有正相关性,但MMS同时对长势较好的植株也起到了炼苗的效果,经MMS处理后叶片颜色加深、革质增强。MMS处理能改变太白杨对松杨栅锈菌的抗性,病菌潜育期较对照延长1~2天,夏孢子堆密度随MMS浓度显著降低,寄主太白杨防御酶活性发生相应改变。MMS诱导杨树生长情况下,SOD与POD较对照组总体趋于下调、CAT与PPO较对照组总体趋于上调,且POD与PPO活性受MMS影响最大。接种锈菌后,在锈菌侵染过程中所测定的4种生物酶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相对趋势,其中PPO与抗锈病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24)。 结论 甲基化处理可以提高太白杨的抗锈病能力的数量性状,通过延长病菌的潜育期、降低夏孢子堆密度和改变自身防御酶活性等特征,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4.
据江苏省植保站分析预测,今年全省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有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其中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发生程度较轻,防治的重点仍然是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有了去年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相继在全省大发生的经验教训,今年各地对这两大害虫的防治均十分重视。日前,省农科院植保所方继朝研究员提出,现阶段对这两种害虫的防治关键要把握用药时期和选准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45.
为比较野生与养殖斑鱯(Mystus guttatus)肌肉生化组成的差异,采用常规方法对野生与养殖斑鱯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斑鱯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斑鱯(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斑鱯(P0.05)。野生与养殖斑鱯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在野生与养殖斑鱯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野生斑鱯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7.20%)显著高于养殖斑鱯(5.86%)(P0.05)。野生和养殖斑鱯群体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差别不大,且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WHO/FAO和鸡蛋蛋白标准模式。野生和养殖斑鱯肌肉中均检出16种脂肪酸,其中野生斑鱯肌肉中检出C15∶0和C20∶3n6而未检出C20∶0和C22∶6n3,而养殖斑鱯肌肉中检出C20∶0和C22∶6n3而未检出C15∶0和C20∶3n6。将野生斑鱯肌肉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与养殖斑鱯相比较,发现除C20∶0、C20∶3n6、C15∶0和C22∶6n3外,其他各种脂肪酸含量在两种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斑鱯肌肉中的C22∶6n3含量为0,显著低于养殖斑鱯(1.16%)(P0.05)。大类脂肪酸中,野生斑鱯的∑PUFA及∑n-6PUFA均显著高于养殖斑鱯(P0.05)。 相似文献
46.
<正>近几年蔬菜田小菜蛾发生猖獗,抗药性问题突出。为明确5%丁烯氟虫腈乳油防治小菜蛾合理的使用技术,江苏省宜兴市植保站潘云枫等人在花椰菜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47.
<正>25%吡蚜.毒死蜱可湿性粉剂是新型混配杀虫剂,2010年江苏省植保站试验用该药防治稻田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取得了较好的防效。试验在江阴和金坛两地开展,在7月下旬灰飞虱和白 相似文献
48.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各个行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各个行业做出调整和转变,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来适应全新状况下的社会需求和现实情况.以我国的畜牧行业为例,科学技术进步对其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畜牧业加强了科学化的管理,建立科学管理系统,通过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预防举措、病发和病后的科学妥善处置及管理,有效控制和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动物疫病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9.
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形态在旱地黄潮土0~12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施肥,供试土壤剖面100~120cm的底层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各无机磷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剖面速效磷与全磷含量的相关系数(0.8139)达到显著水平(P〈0.05)。无机磷形态中Fe-P和O-P的含量分别达到52.03和53.57mg·kg^-1,分别高于0~20cm的表层土壤的含量,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但总体上看,由于供试土壤下层质地较为粘重以及高达10%的CaCO3含量,促使磷在剖面的移动得以放缓,还不足以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50.
从吉林市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排出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可高效降解聚己内酯(PCL)的菌株DS08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培养36 h后,其解聚酶酶活力达到最高峰。研究了该菌株对PCL薄膜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菌株在发酵7 d时可达到对PCL膜的完全降解,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CL膜进行表面形态结构的观察,推测菌株对PCL的降解遵循由表层平面到深层的立体降解过程。质谱检测显示酶降解PCL的产物为ε-己内酯单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