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6篇 |
免费 | 176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41篇 |
农学 | 288篇 |
基础科学 | 304篇 |
424篇 | |
综合类 | 2185篇 |
农作物 | 221篇 |
水产渔业 | 260篇 |
畜牧兽医 | 1293篇 |
园艺 | 388篇 |
植物保护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276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1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蛙,也叫田鸡,泥鳅俗称水中人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畅销的名优水产品,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由于过度捕捞,加上化肥农药的影响,天然蛙类和泥鳅资源逐年减少,因青蛙属水陆两栖动物,具有蝌蚪阶段不能离水,幼蛙和成蛙也需在水中或高湿度的岸边生活,且喜食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泥鳅可利及青蛙的排泄物。所以青蛙和泥鳅是稻田里开展种养结合最为适宜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2.
73.
一、以协会为纽带,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无锡市沿太湖内塘水产养殖面积有5000余亩,经营模式仅局限于家庭承包为主,这样在优质水产资源、优质水产品品牌的利用和建设上,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组建以沿湖水产养殖大户为主体的行业协会,营造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合理布局的经营氛围,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能促使该地区的水产养殖业上一新的台阶。二、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由于具备优质水资源这一自然优势,无锡沿湖地区的养殖水产品历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市民品牌意识的不断提高,沿湖水产品的优质优价、效能没有得到凸现,在较大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74.
以水库自然条件,池沼公鱼移植情况及对几项生理学的观测分析,评估了移植效果;并就渔业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76.
为探讨磷酸化通路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中的作用,使用多种蛋白磷酸激酶抑制剂和激活剂预处理细胞,比较处理后NDV在细胞上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NDV在PKC蛋白激酶抑制剂处理的细胞上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PKC蛋白激酶激活剂中和,而PKA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38MAPK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其影响不大。通过PKC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由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或者因药物加入而改变培养基pH值而造成的。病毒在staurosporine处理的细胞上的生长曲线试验显示,浓度在20~200 nmol/L能对病毒感染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药物浓度越高,上清中病毒的滴度相对越低。本研究结果表明PKC磷酸化通路在新城疫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正> 杨梅(Myrica rubra Sieb.&Zucc.)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果树,又是山地良好的绿化树种.无锡市大浮乡盛产杨梅,故有“大浮杨梅”之盛名.过去杨梅主要是靠嫁接繁殖,育苗周期长,见效慢.为了加速繁殖,简化育苗程序,我们应用塑料薄膜封闭扦插技术,探索繁殖杨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
79.
<正> 1995年小麦黄矮病在平山县普遍发生,特别是地西部山区暴发成实,造成较大损失。 一、为害 小麦黄矮病1989年在平山县严重发生,但近几年发生很轻,1995年在全县不同生态类型区麦田普遍发生,西部山区暴发成灾,重发区的发病面积达2500亩,占播种面积的83.3%。 发病症状:小麦越冬、返青期生长健壮,无异常现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一次肥水后,病株基部叶片发黄,特别是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病情突发,植株显著矮缩,叶片黄化,严重影响抽穗,即使抽穗也是蝇头小穗,而且株高是正常株高的1/3,分蘖节上部大部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