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800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355篇
  336篇
综合类   2411篇
农作物   291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1495篇
园艺   455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66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2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高油酸菜油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其品质可与茶油、橄榄油等高级食用植物油媲美,对于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不足、促进油菜产业升级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在高油酸油菜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应用情况,同时对油酸的遗传特性、高油酸油菜选育途径(小孢子培养、远缘杂交、诱变和转基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2.
耕地流转是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国内外耕地流转相关研究成果和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耕地经营主体性质归纳了当前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基于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建立了农户家庭收益测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并对耕地流转的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前耕地流转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迅速,有42.5%的农户参与了耕地流转,耕地流转后,农民增收效益显著。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农业合作社带动模式的农户增收效益最明显,农户家庭收益达12 072.99元;农户自发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龙头企业主导模式极大促进了耕地规模经营但农民增收效益有限,而政府引导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为均衡。地理环境对黄土高原地区耕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有机质配方肥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水田烤烟施用有机肥的适宜有机质含量及碳氮比,采用自主配方有机肥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及碳氮比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为50%和65%时,烤烟叶片数、产量和产值总体上高于烟草专用肥处理,且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总体上有所提升;有机质含量为35%时,烤烟产量和产值略低于烟草专用肥处理。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提高会促进叶片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同时上部叶烟碱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同一梯度内随着碳氮比的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且中部叶表现出较高的糖碱比。研究认为,水田烤烟有机肥以有机质含量65%、碳氮比19.54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994.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除2份储存较久的样品外,其余29份样品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20%~0.95%、0.11%~0.66%、0.66%~2.51%,27份样品的3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不同商品菊花3个指标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朵菊的质量明显好于饼菊,亳菊的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福白菊3个成分的总体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GC)测定蝉花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蝉花中角鲨烯,并对不同部位天然蝉花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确定蝉花中角鲨烯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1 g蝉花经超声波提取后,经1 m L 0.5 mol/L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40℃皂化5 min,再经正已烷萃取净化,采用GC法测定角鲨烯含量。该方法在角鲨烯质量浓度为21.43~214.30μg/m L(r=0.999 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良好(RSD=3.71%),加标回收率为77.80%~97.32%,平均加标回收率(n=9)为88.10%。[结论]气相色谱法简单快速,污染小,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蝉花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为发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优势,筛选出烤烟K326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该研究设置3个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处理,每个处理选出长势均匀一致的烟株5株,分别在移栽后35d、60d、75d、90d及封顶后7d分别测定农艺性状,及测定烤后烟叶的产量、经济效益、品质。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T2处理(氮肥用量105kg/hm2)表现最好,特别是移栽后75d,优势开始凸显,烟株营养均衡,长势长相较好,能够正常成熟,烟叶上等烟比例比T1、T3处理分别高4.06%、1,69%,产量分别高234.73kg/hm2、3.88kg/hm2,产值分别高6 254.17元/hm2、975.98元/hm2,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高,从而实现了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农收益的目的。因此,烤烟K326氮肥用量在105kg/hm2时产质量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97.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采用定向回交育种策略,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花药培养技术,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以籼稻品种谷梅4号为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t)的供体,以高产易感稻瘟病的品系武运粳29196为受体,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利用与Pigm(t)紧密连锁的In Dels标记S95477和S29742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2F1世代,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5个双单倍体群体(DH群体),从中筛选出82个含有Pigm(t)基因的改良株系。在经过对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的系统鉴定与稻米品质性状测定后,发现改良株系DH036和DH158的综合性状与武运粳29196已十分相近,且稻米品质有所提升,保持了武运粳29196丰产性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定向回交、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可明显提高稻瘟病抗性改良的预见性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新育成的武运粳29196抗性改良系,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巴山榧树3个地理种群种子形态特征、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子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变异较大,甘肃武都种群相对较小;3个种群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为,甘肃武都>四川万源>重庆南川,长度、宽度和重量在种群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长宽比在重庆南川种群和甘肃武都种群阃差异显著,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在形状上趋向椭圆形,甘肃武都种群种子则更趋圆球形.巴山榧树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萌发率较低;1年生幼苗苗高呈“S”型曲线增长;3个种群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与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一致,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影响.应加强巴山榧树的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实现大中型沼气工程能够在寒冷季节低成本稳定高效运行,文章针对兰州地区构建了一套常规加热联合沼液回热回质的中温发酵沼液升温系统。详细阐述了沼液回质与回热两个过程的运行原理,并对系统总热负荷、沼液余热回收量、升温系统投资与运行费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联合升温系统的能量节约率为61%,相比于单纯太阳能加热方式可以节省初始投资21.66万元;相比于单纯燃煤加热方式,每年可节约标煤21.32 t,减排二氧化碳53.15 t,年节省燃煤费用2.13万元;相比于单纯燃气加热方式,每年节约燃气费用3.61万元;并且联合升温系统每年能够减少沼液处理量2190 t,节约用水2124 t,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人类需求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连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已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在森林旅游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旅游的影响评估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发现,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纳入森林旅游能够更直观地体现森林旅游使用者和管理者与森林旅游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更有利于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中预测,随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预测方法的成熟,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森林旅游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