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小城镇人口、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城镇化判别指标归纳起来分两大类:一类是单一指标法或称主要指标法;另一类是多项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或称综合指标法。在常用的、单一指标法的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中,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和带眷系数法两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尤其以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计算结果最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适合江苏省种植的12个中粳稻(含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0N(全生育期不施氮)、200N(全生育期施纯氮200kg/hm 2)和360N(全生育期施纯氮360kg/hm2)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各品种产量、氮肥利用率和一些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2640在3个施氮水平产量均最高,库容量大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其他品种产量对氮肥响应的表现不一。在较低氮(0N、200N)条件下,淮稻13号和武运粳30的产量较高,宁粳1号和扬粳4038的产量较低。在高氮(360N)条件下,宁粳1号和扬粳4038产量较高。在较低施氮量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及群体生长速率,这些指标可作为筛选氮高效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不施氮(T1)、常规速效氮肥分次施用(T2,对照)、常规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T3)、速效氮肥减量分次施用(T4)、控释氮肥减量一次性基施(T5)、控释+速效氮肥一次性基施(T6)、控释+速效氮肥配合分次施用(T7)共7种氮肥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稻茬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值(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等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均表现为T6>T7>T3>T5>T2>T4>T1。与T2处理相比,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在T3、T6和T7处理下分别增加17.9%、30.3%和25.1%,平均氮肥农学效率(AE)分别增加40.0%、84.8%和72.4%,平均氮肥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22.2%、52.3%和45.6%。与单一施用速效氮肥(T2、T4)或控释氮肥(T3、T5)处理相比,在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配施(T6、T7)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LAI和SPAD值)显著改善,氮素积累量、根干重、根冠比、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因此,控释氮肥配施速效氮肥策略可以同步促进稻茬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最终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旱种水稻结实期茎中碳同化物的运转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杂交水稻汕优63和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旱种(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结实期茎中碳同化物的运转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抽穗至成熟期旱种水稻标记14C从茎中向籽粒的再分配、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运转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水种(常规栽培)水稻。水稻旱种后籽粒中的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茎中α-淀  相似文献   
5.
水稻包衣旱育抛秧立苗的形态生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吸水种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不浸种不催芽直接插入旱育苗床,与未包衣处理进行比较,考察了旱育包衣对分蘖发根、立苗速度、秧苗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蓄积及对产量的影响。高吸水种衣剂包衣处理在种子周围及秧苗根部形成了1.8cm×1.5cm×1.2cm左右的“蓄水球囊”,不仅壮大了根群,促进了分蘖,提高了秧苗素质.而且增加了秧苗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高了旱育包衣抛秧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品种登海11为材料, 分别进行大田和温室试验, 观察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吲哚-3-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变化及其与胚乳发育和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显示, 籽粒最大胚乳细胞数目、最大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及平均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百粒重表现为果穗下部籽粒>中部籽粒>上部籽粒。在胚乳细胞活跃增殖期或活跃灌浆期, 籽粒Z+ZR、IAA和ABA含量以果穗下部籽粒最高, 中部籽粒其次, 上部籽粒最低。GA3含量则为果穗上部籽粒>中部籽粒>下部籽粒。两个试验的结果趋势一致。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与籽粒Z+ZR、IAA和AB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籽粒GA3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玉米果穗上部籽粒轻主要是由于这些籽粒的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小, 导致其胚乳细胞数少, 这与其灌浆期较低的Z+ZR、IAA和ABA含量及较高的GA3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稻6号(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施用无机氮;(T3)施用饼肥;(T4)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研究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产量表现为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T4)>施用无机氮(T2)>施用饼肥(T3)>不施氮肥(T1),4个处理间差异显著.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T4)显著增加了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收获指数.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T4)显著提高了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以及各主要生育时期的根干重、根长、根系氧化力、根系伤流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表明饼肥与无机氮肥配施可以促进根部生长,进而促进地上部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胚乳细胞增殖和充实与子房生理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祖建  王志琴 《作物学报》1998,24(6):670-676
结合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的胚乳增殖动态和单细胞充实状况,分析了胚乳细胞增殖过程中子房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籽粒呼吸量较大的时期为胚乳细胞物质充实期,而单位鲜重呼吸强度最大在胚乳细胞分裂期,弱势粒呼吸强度在花后有一低水平期,随着细胞分裂的起动开始上升;胚乳细胞分裂期保持有较物质充实期高得多的含水率;子房ATP水平在胚乳细胞分裂期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强势粒在胚乳细胞分裂期水平较高,至细胞  相似文献   
9.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花药开裂率及花粉育性,对耐热品种黄华占影响较小;明显降低了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耐热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热敏感品种粒宽显著缩短,长宽比显著增大,而对耐热型品种影响不大;明显降低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幼穗的核糖核酸(RNA)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热敏感品种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种;显著增加了耐热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对热敏感品种无显著影响。总之,根系活力和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强、RNA含量高、MDA含量低及乙烯合成少是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 研究了结实期土壤水分和灌溉方式对产量、米质、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内源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WW(保持水层, well-watered)或CI(常规灌溉, conventional irrigation)相比, 土壤轻度落干(MD, moderate soil-drying, 土壤水势保持在–10 ~ –30 kPa)和轻干湿交替灌溉(W-MD, 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drying irrigation, 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25 kPa时复水)显著提高了千粒重、稻米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 显著降低了垩白度和消减值; 土壤干旱(SD, severe soil-drying, 土壤水势保持在– 40~ – 60 kPa)和重干湿交替灌溉(W-SD, alternate wetting and severe-drying irrigation, 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 50 kPa时复水)则使稻米品质变劣。MD和W-MD处理显著降低了籽粒乙烯释放速率, 增加了灌浆中后期籽粒中蔗糖合酶(Su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淀粉合酶(St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 SD和W-SD处理则提高了籽粒内源乙烯释放速率, 降低了上述各酶的活性。说明结实期土壤轻度落干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籽粒SuS、AGP、StS和SBE活性的增强和内源乙烯水平的降低是稻米品质改善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