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取黑龙江省大范围的水稻种植空间分布及面积等信息,指导水稻生产,以抚远县为研究区域,利用EOS/MODIS数据进行水稻面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抚远县水稻面积309 513.32hm2。水稻种植区域精度较高的图框区域集中在抚远县中部及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水稻种植比较集中,且所占比例很高,其它作物较少,对混合像元的精度影响小;精度较低的图框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稻种植较零散且其它混种作物种类及荒草类别比较复杂,混合像元分类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用地资源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用地资源监测的技术路线和监测方法,农用地资源现状及十年的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耕地面积增加原因①土地开发;②农业结构调整,毁林、毁草开荒;③土地改良和土地复垦。耕地面积减少原因①退耕还林还牧;②建设占地;③撂荒、毁地。但总的来说10年内耕地面积增加17.6%;林地面积减少4.86%;牧草地减少16.22%;建设和交通用地增加9.8%;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21.3%;水域面积10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蔬菜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以黑龙江省蔬菜批发价格数据为基础,分析蔬菜价格整体变化趋势,并对代表性蔬菜价格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1年蔬菜批发均价持续上涨,2021年批发均价为5.69元/kg,较2020年上涨9.59%。2021年蔬菜价格波动整体符合常年季节变化规律,但第四季度翘尾明显。黑龙江省蔬菜与粮食种植面积比、种植规范性和种植效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全省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价格和档期优势为“北菜南运”提供了有利契机。在发挥地域优势的同时,可通过蔬菜设施设备的研发、新品种创新、生产模式改进、储存加工能力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对策,推进黑龙江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4.
5.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耕地面积大,多平原,粮食产量一直备受关注。实时掌握作物长势状况可为估算作物产量奠定基础。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8年MODIS 13A2产品数据,获取每16 d的耕地范围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多年平均值法得到NDVI的平均值作为衡量长势好坏的标杆,并将2019年的数据与此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19年作物长势正常,其中四个时间段内作物长势稍好于平均年,另四个时间段内作物长势与平均年持平,长势稍弱一些的是在6月11日—6月26日时期,存在一定稍差长势,且长势稍差区主要分布在省内的西部地区。该研究可全面了解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内实际生长状况,为生产部门对作物产量估计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遥感影像特别是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农业工作成为遥感技术和农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1年RapidEye数据模拟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提高技术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肇东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中高分辨率卫星农作物提取结果进行系数扣除,对比分析三种扣除系数对肇东市水稻、玉米和大豆提高精度的效果,达到提高农作物提取精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区,利用地面样方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在复杂种植结构种植区,利用多尺度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文章以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克山农场为研究区域,以当地马铃薯全生育期为研究时段,以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及其他主要农作物大豆、玉米、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时序Sentinel-2数据的识别差异性研究。【方法 】基于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及大豆、玉米、水稻各时期各波段光谱反射值,利用光谱差异性指数,创建了光谱振幅指数,结合各种作物生育期数据,评价不同波段、不同时间序列对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识别的差异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大豆、玉米、水稻的波段和时间序列组合。【结果 】在该文的时序内,能够同时区分早熟马铃薯、晚熟马铃薯与大豆、玉米、水稻的Sentinel-2数据时段为2022年8月9日和8月31日,波段为Band 5、Band7和Band 11。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方式获得2022年克山农场种植结构,马铃薯、大豆、玉米、水稻、其他作物比例为13∶57∶27∶0∶2 (其中的水稻比例不足0.30%)。【结论 】综合Sentinel-2数据各波段反射值、光谱差异性指数,结合生育期资料,使用单一时相识别马铃薯时,最佳时段为晚熟马铃薯的成熟期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国家一系列农业供给侧政策,如大豆目标价格、大豆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保护价下调、"玉米调减"、"轮作休耕"等实施的背景下,对松嫩平原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年际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松嫩平原中部(海伦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5年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际间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作物面积转换、作物轮作等。【结果】 (1)水稻2014—2017年面积持续增加,2018年水稻面积减少,大豆、玉米5年间年际波动较大,其他作物面积持续增加。(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旱田轮作区域的面积占5年间旱田公共面积的51.72%、50.36%、45.57%、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分别占轮作面积的94.42%、93.54%、84.28%、81.76%。(3)4个时段旱田公共区作物轮作次数分别为0次、1次、2次、3次和4次的旱田面积分别为28 248.60、48 695.32、96 812.60、69 538.50、25 731.23 hm~2,分别占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50%、18.10%、35.99%、25.85%、9.56%。【结论】(1)5年间海伦市作物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总体呈增长趋势,其种植面积和比例2017年之前持续增加,年增长率超过10%,2018年略有降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和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年际间波动剧烈,且变化趋势相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种植比例提高近5倍。(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中旱田轮作区域面积高于45%,2017—2018年轮作面积最高,达到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玉米大豆轮作为主要的轮作方式,高于轮作面积的80%;4个时段均轮作的区域面积不足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玉米、大豆的重茬和迎茬仍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